[实用新型]导电材成型的线圈导体的电感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9060.X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莫家平;刘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导电材 成型 导磁元件 电感元件 线圈导体 绝缘胶 磁芯 内部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 定位部表面 磁感效应 磁芯内部 磁芯外部 激光活化 接点电性 连接载体 容置空间 生产效率 线路阵列 线圈回路 侧引脚 定位部 接点组 穿入 通孔 引脚 搭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材成型的线圈导体的电感元件,系于绝缘胶座的本体内部容置空间的U形状的定位部表面,利用激光活化以化镀导电材成型的导体,并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安装导磁元件的磁芯,且磁芯内部形成通孔可供U形状的定位部一侧穿入,使各导体二侧引脚分别跨置于磁芯外部,以将绝缘胶座及导磁元件设置于连接载体上,并供各导体的引脚分别与线路阵列上对应接点组的各接点电性连接,可搭配磁芯形成磁感效应的线圈回路,进而达到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及可节省成本的效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材成型的线圈导体的电感元件,尤指可降低整体高度的电感元件,系于绝缘胶座上设有U形状定位部,并于各定位部表面利用激光活化以化镀导电材成型为导体,再于绝缘胶座内安装导磁元件,且各导体与连接载体上线路阵列呈电性连接,以搭配导磁元件形成磁感效应的线圈回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快速成长,使得电子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上都会使用到主动元件与被动元件,其中主动元件(如微处理器或晶片等)可单独执行运算、处理功能,而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与电感等)相对于主动元件则是在进行电流或电压改变时,可使电阻或阻抗不会随之改变的元件,并在使用时也必须考虑各元件之间的电路特性,以相互搭配应用于信息、通讯、消费电子等,达成电子回路控制的功能。
再者,电感元件会因电路中通过电流的改变产生电动势,从而抵抗电流的改变,电感元件有多种型式,其中常作为电磁铁和变压器中使用的电感依外观称为线圈,可对高频提供较大的电阻,而通过直流或低频使用的则依功用常称为扼流圈或抗流圈,并常配合铁磁性材料来安装在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中所使用的较大电感,也称为绕组,且电感元件依电磁感应也可分为自感应和互感应,当缠绕磁性体(如磁芯或铁磁性材料)的导线匝数增多时,导体的电感也会变大,不仅是匝数、每匝(环路)的面积等,连导线材料都会影响到电感大小。
而一般电感元件为由铁磁性的磁芯或比空气磁导率高的芯材所制成,并于芯材外部缠绕有一环形线圈,便可凭借芯材配合线圈通过电流时产生的磁通量变化,并利用变动的磁场感应诱发出电流,惟该电感元件于实际应用时,仍存在有以下诸多缺失:
(1)当电感元件的芯材外部缠绕线圈时,由于人工缠绕手法及方向的不同,常会因绕线分布上的差异造成线圈疏密不均的情况,并使电感元件上的杂散电容将难以控制,导致相同规格的线圈之间杂讯抑制能力的差异增大,而必须准确的控制线圈绕线彼此间的间距,且因芯材体积较小,采用人工绕线方式不仅整体工序相当耗费工时,也无法因应制程的需求大量生产,使制造成本也无法降低。
(2)电感元件为求得较大的电感量,一般会将线圈绕线进行重迭,所以在人工绕线过程中很容易刮伤漆包线的绝缘层,而芯材外部缠绕线圈后,也会造成芯材体积变大,并将占用其焊固于电路板上较大的空间而影响到整体电路布局,而电感元件焊接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体积较大与其他电子元件碰触,导致线圈可能产生刮伤的现象,进而影响到电感元件电气特性和充放电功能。
是以,如何解决目前电感元件以人工方式卷绕线圈的耗时、费工,且无法大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与困扰,且电感元件体积大、占用电路板上空间,并影响电感元件的电气特性和充放电功能等的麻烦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电感元件存在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大量生产制造、降低电感元件高度并不占用电路板太大空间,且具有良好磁感效应线圈回路的导电材成型的线圈导体的电感元件的发明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电材成型的线圈导体的电感元件,其特征是包括绝缘胶座、导磁元件及连接载体,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弘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9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抗器夹件绝缘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