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瓶充气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0725.9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0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府;钟晓风;李振鹏;李怡;曾力;何琳婧;李松;罗显强;杨川勇;陈历洁;蓝辉;赵其双;何欢;苏正远;彭容容;李里;邬建;何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箱 进液管 出液管 压缩空气 气瓶 高压气瓶 降温装置 制冷机组 充气 充装 弹性保护层 发生概率 防护作用 工伤事故 气瓶表面 使用寿命 压缩气瓶 缠绕层 注液管 水泵 连通 冷却 呼吸 保证 | ||
本新型涉及一种气瓶充气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箱、制冷机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冷却箱的两端,且进液管设置在冷却箱的上部,出液管设置在冷却箱的下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通过制冷机组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注液管,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多个气瓶凹槽,所述气瓶凹槽内设置有弹性保护层。本新型不但能对高压气瓶充装压缩空气时起防护作用,避免了压缩气瓶与冷却箱的碰撞,有效的保护了气瓶表面的缠绕层,有利于延长气瓶的使用寿命;而且能降低充装压缩空气时的高压气瓶温度,保证呼吸适宜温度的压缩空气,降低工伤事故发生概率。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空气呼吸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瓶充气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正压空气呼吸器的高压气瓶充气装置是专为呼吸用28~32 MPa高压气瓶进行充气的设备,适用于矿山、石油化工、消防队充气站、交通、船舶等行业,是抢险救护、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密闭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使用的重要安全防护设备。
在生产作业、应急救援过程中,正压空气呼吸器的高压气瓶内气体到规定最低限值时,需要将气瓶卸下,向气瓶内充装高压压缩空气。但是,目前使用压缩机为气瓶充装压缩空气时存在以下问题:在现场给气瓶充装压缩空气时,没有对气瓶做任何防护,易与冷却箱进行碰撞,这样就存在加速破坏气瓶表面的缠绕层、气瓶爆裂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隐患;在给气瓶充装压缩空气时,气瓶内压缩空气温度高达50℃左右,人呼吸高温压缩空气血脉扩张,加上劳动的需要,可使人心跳加快,血压有所改变,使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功能受抑制,使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准确性和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下降,易发生工伤事故。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8月3日公开了公告号为CN201916697U的一种双工位简易防爆冷却箱,公布了箱体与箱门通过铰链相连,箱门上设有锁把与把手,箱体和箱门均由两层钢板焊接而成,中间为空芯,在箱体的内腔和两侧面分别设有内卸压排孔及外卸压排孔,箱门的两侧焊有锁把旋转销轴和拉簧销轴,箱门的内侧面上有焊有二只气瓶托架。该本实用新型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在气瓶充气时起到防爆保护作用。
但是,经上述双工位简易防爆冷却箱后,气瓶放入双防爆冷却箱内没有对气瓶进行保护,易导致破坏气瓶表面的缠绕层,降低气瓶使用寿命;充气时仍然存在气瓶内高压气体温度过高,人呼吸高温空气导致注意力下降,易发生工伤事故。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瓶充气降温装置。本新型不但能对气瓶充装压缩空气时起防护作用,避免了压缩气瓶与冷却箱的碰撞,有效的保护了气瓶表面的缠绕层,有利于延长气瓶的使用寿命;而且能降低充装压缩空气时的气瓶温度,保证呼吸适宜温度的压缩空气,降低工伤事故发生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瓶充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制冷机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冷却箱的两端,且进液管设置在冷却箱的上部,出液管设置在冷却箱的下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通过制冷机组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注液管,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多个气瓶凹槽,所述气瓶凹槽内设置有弹性保护层。
所述制冷机组包括蒸发换热器、节流阀、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剂,所述蒸发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所述制冷剂位于闭合环路内。
所述冷却箱包括内保温层和外金属层,所述内保温层和外隔热层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冷却箱上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封盖。
所述弹性保护层包括弹性塑料、橡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0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NG加气站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氧弹的自动放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