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取样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1735.4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利;宋成明;李超;肖剑;李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宋天凯;罗满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丰慧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穿刺 穿刺针 分流术 颈静脉 内门体 导管 本实用新型 器械 容纳腔 中空段 刃口 微创介入手术 取样功能 肝组织 切割孔 针尖 并发症 插接 缩入 针体 周壁 连通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穿刺取样器械,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包括穿刺针和导管;所述穿刺针的针体在靠近针尖处具有中空段,其内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中空段的周壁开设切割孔以形成第一刃口,所述第一刃口能够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穿刺针插接于所述导管,取样结束后,所述穿刺针能够缩入所述导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穿刺取样器械,同时具备穿刺和取样功能,在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肝组织取样,这样就可以免除单独的肝穿活检手术,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手术的时间和成本;且由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为微创介入手术,还可以减少传统肝穿活检手术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穿刺取样器械。
背景技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Shunt,简称TIPS)的原理是采用特殊的介入治疗器械,在X线透视导引下,经颈静脉入路,建立肝内的位于肝静脉及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人工分流通道,并以金属内支架维持其永久性通畅,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的目的。TIPS作为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措施之一,特别适用于晚期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做TIPS手术之前,如果医生需要进一步检查肝硬化组织是否有癌变或肿瘤、检查门静脉是否有癌栓或者血栓时,则需要再做一个前置手术,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肝穿活检,或者肝穿刺,Liver Biopsy),该手术是应用活检针在超声或CT的引导下,经皮穿刺至肝脏,取出一小块肝组织进行染色细胞检查。
而这两步的手术无疑就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会增加手术的时间和费用,且肝穿活检是经皮穿刺,对患者而言,还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如出血、刺伤或者划破其他器官等,影响其术后康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方案,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手术的时间和成本,并减少肝穿活检所带来的并发症,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刺取样器械,该器械同时具备穿刺和取样功能,在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肝组织取样,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成本,且可减少传统肝穿活检手术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刺取样器械,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包括穿刺针和导管;所述穿刺针的针体在靠近针尖处具有中空段,其内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中空段的周壁开设切割孔以形成第一刃口,所述第一刃口能够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穿刺针插接于所述导管,取样结束后,所述穿刺针能够缩入所述导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穿刺取样器械,其穿刺针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还设置了中空段,该中空段内形成第一容纳腔,中空段的周壁设置有连通该第一容纳腔的第一刃口,在刺入肝脏过程中,第一容纳腔配合第一刃口可以对肝组织进行取样。
如此,采用该穿刺取样器械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肝组织取样,这样就可以免除单独的肝穿活检手术,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手术的时间和成本。
而且,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微创介入手术,比经皮肝穿活检手术创口面积小、出血少、不会导致刺破动脉或者静脉的大出血,可以减少传统肝穿活检手术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对于腹水压力大、血小板减少或是有凝血障碍的患者更加友好,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此外,在取样结束后,穿刺针能够被拉回而缩入导管内,导管可以包覆穿刺针及其内部的肝组织,以防止收取的肝组织脱落至血管中,而对血液造成污染。
可选地,所述第一刃口包括轴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端边和连接于两所述端边之间的两侧边,所述端边与所述侧边异面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端边作为取样切割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1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