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1990.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0 | 分类号: | H01R12/70;H01R12/72;H01R12/73;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槽 绝缘座 复合端子 本实用新型 弹性扣座 电连接器 负极端子 卡合结构 正极端子 显露 弹性臂 导接臂 正极 通讯稳定性 负极 端子组 固定的 卡持 装配 串联 通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该绝缘座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供两块PCB板插入的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端子组,其包括安装于该绝缘座中的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复合端子,复合端子中的正极导接臂和负极端子的第一弹性臂均显露于第一对接槽中,复合端子中的负极导接臂和正极端子的第二弹性臂均显露于第二对接槽中;绝缘座于第一、第二对接槽之间设有弹性扣座,该弹性扣座两侧设有用于与PCB板卡合固定的第一、第二卡合结构,第一、第二卡合结构分别显露于第一、第二对接槽中,并卡持定位两块PCB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两块PCB板固定在一起,并保证其装配的稳定性,还可以使两块PCB板串联在一起并实现通讯,且通讯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两块PCB板之间的导通连接,常规做法采用焊线连接导通的方式,此方式操作起来较为繁琐,且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高,另外,两块PCB板连接的稳定性不足,不能长时间保证两块PCB板的通讯质量,对厂商造成较大的困扰。
而电连接器的主要配套领域有交通、通信、网络、IT、医疗、家电等,配套领域产品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其市场的快速增长,强有力地牵引着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电连接器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结构型式多样、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的系列化和专业化的产品。如何将电连接器应用到两块PCB板连接,并保证两块PCB板连接稳定,通讯质量高,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该绝缘座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两块PCB板插入的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端子组,其包括安装于该绝缘座中的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复合端子,该复合端子中的正极导接臂和负极端子的第一弹性臂均显露于第一对接槽中,该复合端子中的负极导接臂和正极端子的第二弹性臂均显露于该第二对接槽中;所述绝缘座于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之间设置有弹性扣座,该弹性扣座两侧设置有用于与PCB板卡合固定的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该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分别显露于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中,并卡持定位两块PCB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扣座呈U字形,该弹性扣座底部置于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的开口处,该弹性扣座上端成型有第一弹性扣臂和第二弹性扣臂,该第一弹性扣臂外侧设置有所述的第一卡合结构,该第二弹性扣臂外侧设置有所述的第二卡合结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扣座呈倒U字形,该弹性扣座下端成型的第一弹性扣臂和第二弹性扣臂均由内向外延伸至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的开口处,该第一弹性扣臂外侧设置有所述的第一卡合结构,该第二弹性扣臂外侧设置有所述的第二卡合结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均为倒扣,两块所述PCB板侧边均设置有与倒扣适配的卡槽;或者是,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均为卡槽,两块所述PCB板侧边均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倒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前端分别成型有第一限位压块和第二限位压块,该第一限位压块位于第一对接槽的开口上方;该第二限位压块位于第二对接槽的开口上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上连接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与负极端子和正极端子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1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