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解吸收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2089.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立;李强;王志刚;刘剑锋;黎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臻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新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器 槽体空间 循环泵 槽主体 吸收槽 循环孔 连通 溶解 隔板 酸性蚀刻废液 本实用新型 酸性蚀刻液 一价铜离子 氯气 充分接触 蚀刻废液 氧化酸性 隔板设 可循环 输出端 输入端 射入 通孔 申请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溶解吸收槽包括槽主体、第一隔板、射流器以及循环泵;槽主体的顶部具有两个通孔,其底部具有循环孔,其内部具有槽体空间;第一隔板设于槽体空间内;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循环孔连通,其输出端与第二射流器连通。本申请的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泵与第二射流器配合,使得槽体空间内的酸性蚀刻废液处于可循环的状态,使之与第一射流器射入的氯气可进行充分接触反应,充分氧化酸性蚀刻废液中的一价铜离子,获得新的酸性蚀刻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溶解吸收槽。
背景技术
PCB板制作工艺,酸性蚀刻液在蚀刻铜板过程中,二价铜离子与铜作用生成一价铜离子,随着蚀刻反应的进行,二价铜离子减少,酸性蚀刻液的蚀刻能力下降,为了保持酸性蚀刻液的蚀刻能力,需要在酸性蚀刻液内加入氧化剂使得一价铜离子转化为二价铜离子,同时,当蚀刻缸内的溶液超过一定体积时,需要排出部分蚀刻液保持制板工艺正常运行,排出的部分被称之酸性蚀刻废液;酸性蚀刻废液通过电解池电解后,在电解池的阳极室析出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其可把酸性蚀刻液内的一价铜离子氧化成二价铜离子,其化学方程式为2CuCL+CL2=2CuCL2。现有技术中,电解池中电解出的氯气通过射流器通入射流吸收槽内,射流吸收槽内存储有酸性蚀刻废液,酸性蚀刻废液中的一价铜离子被氯气氧化为二价铜离子后,可作为新的酸性蚀刻液返回PCB板蚀刻生产线,此种方式可以减少氧化剂用量,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吸收氯气,避免氯气污染;而现有的射流器,是通过喷射的方式把氯气通入射流吸收槽内,此种方式氯气与酸性蚀刻废液的接触并不完全,无法充分氧化酸性蚀刻废液中的一价铜离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解吸收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溶解吸收槽包括:槽主体,其顶部开设有两个通孔和输液孔,其底部开设有排液孔以及循环孔;槽主体内具有槽体空间;
设于槽体空间内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一端设于槽主体的内壁,其另一端由槽主体的顶部向着槽主体的底部倾斜;
射流器,其包括第一射流器以及第二射流器;第一射流器以及第二射流器分别设于两个通孔,且第一射流器以及第二射流器的输出端正对第一隔板;以及
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循环孔连通,其输出端与第二射流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观察件;槽主体的顶部还设有个观察口;观察件对应设于观察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观察件包括连接框体、密封减震圈、钢化玻璃以及盖板;连接框体对应设于观察口;钢化玻璃通过密封减震圈设于连接框体内;盖板盖设于框体外,盖板的表面设有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连接框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卡槽;钢化玻璃的周缘设有多个连接卡扣;多个连接卡扣对应卡接于多个连接卡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一端垂直设于槽体空间的顶部,其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相对;第二隔板的开设有串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稳固件,稳固件环设于槽主体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进液腔;进液腔设于槽主体内,并位于槽体空间的一侧;进液腔靠近第二射流器;进液腔的顶部设有进液口;进液腔通过进液口与槽体空间连通;进液腔与输液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溢流腔;溢流腔设于槽主体内,并位于槽体空间的另一侧;溢流腔靠近第一射流器;溢流腔的顶部设有溢流口;溢流腔通过溢流口与槽体空间连通;溢流腔与排液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臻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臻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20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