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氨尾气自动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6016.1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平;何先标;唐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凤登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18;B01D5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槽 氨气 氨气处理 输气管 输液管 自动吸收装置 侧面连接 含氨尾气 缓存室 氨水 本实用新型 充分接触 水箱内部 吸气端口 重新生成 氨水泵 冷凝室 上表面 室内部 吸收泵 嵌接 回收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氨尾气自动吸收装置,包括氨水槽和氨气处理室,所述氨水槽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二输液管和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和第一输液管之间设置有氨水泵,所述氨水槽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存室,所述氨水槽的内部嵌接有吸气端口,所述缓存室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之间设置有冷凝室。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在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氨气处理室,氨水槽内部所产生的氨气通过吸收泵的吸收导入氨气处理室的内部,氨气处理室内部水箱内部的水与氨气充分接触,使得该氨气溶于水,重新生成氨水,形成对氨气的回收工作,可见该种实用新型,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氨尾气自动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氨水的制作存储过程中,合格氨水用氨水泵提供动能传输至氨水槽的内部进行存储,氨水存储至氨水槽的内部,随着槽内氨水的提升,氨水所产生的氨气也随着上升且溢出氨水槽的内部,氨气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最为重视的是氨气为有毒气体,氨气流入空气中会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大量的氨气没一套完善的回收装置就流入空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氨气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氨尾气自动吸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氨尾气自动吸收装置,包括氨水槽和氨气处理室,所述氨水槽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二输液管和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和第一输液管之间设置有氨水泵,所述氨水槽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存室,所述氨水槽的内部嵌接有吸气端口,所述缓存室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之间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底端嵌接于氨气处理室的内部,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中部设置有蝶阀,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底端连接有吸收泵,所述吸收泵与氨气处理室之间连接有第三输气管,所述第三输气管的中部设置有止气阀,所述氨气处理室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冷凝室与水箱之间相互导通,所述氨气处理室的内壁覆盖有碱石灰层,所述碱石灰层与水箱之间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之间相互导通,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中部设置有开关,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中部设置有蝶阀。
进一步地,所述缓存室和吸气端口之间通过导管相互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氨水槽的另一侧面中部嵌接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中部标识有限位图标。
进一步地,所述氨气处理室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内部嵌接有冷凝室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氨水泵和吸收泵之间为串联结构,所述氨水泵和吸收泵之间电气连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在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氨气处理室,氨水槽内部所产生的氨气通过吸收泵的吸收导入氨气处理室的内部,氨气处理室内部水箱内部的水与氨气充分接触,使得该氨气溶于水,重新生成氨水,形成对氨气的回收工作,微量漏出水箱的氨气与氨气处理室内表壁的碱石灰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进行该微量氨气的清除工作,避免其漏向空气,该氨气的自动吸收装置对氨气进行完全吸收清除,且实现回收功能,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氨气处理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关;2、蝶阀;3、第二输液管;4、缓存室;5、限位图标;6、第一输气管;7、冷凝室;8、第二输气管;9、吸收泵;10、止气阀;11、氨气处理室;12、观察口;13、吸气端口;14、氨水槽;15、氨水泵;16、第一输液管;17、水箱;18、碱石灰层;19、连接端子;20、第三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凤登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凤登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6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气吸收槽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酸雾净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