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钛酸浆料水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6957.5 | 申请日: | 201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0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研创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C01G23/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废液收集罐 酸浆料 超声波清洗装置 反渗透膜装置 超滤膜装置 保安过滤器 水洗废液 水洗系统 纯水罐 真空泵 出口 超声波水洗 分离净化 硫酸酸化 高压泵 排液口 增压泵 备用 装满 净化 重复 | ||
偏钛酸浆料水洗系统,超声波水洗装置的排液口通过真空泵与废液收集罐的入口相接,废液收集罐的出口通过第一阀门、增压泵、第二阀门与保安过滤器的入口相接,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超滤膜装置的入口相接,超滤膜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三阀门、高压泵、第四阀门与反渗透膜装置的入口相接,反渗透膜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五阀门与纯水罐的入口相接。将偏钛酸浆料加入到超声波清洗装置中,加入硫酸酸化水,启动超声波清洗装置进行水洗后,关闭超声波清洗装置,打开真空泵,将水洗废液抽至废液收集罐,重复上述步骤2‑3次,即可除去偏钛酸浆料中杂质;废液收集罐装满后,水洗废液通过超滤膜装置和反渗透膜装置得到分离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纯水罐收集备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料水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偏钛酸浆料水洗系统。
背景技术
硫酸法工艺既可用于生产锐钛型钛白粉,也可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是较广泛使用的生产工艺,在该工艺中,偏钛酸的水洗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水洗的目的是利用偏钛酸的水不溶性和杂质离子的水溶性进行液固分离,从而除去偏钛酸以外大量非钛的可溶性杂质和游离硫酸,得到比较纯净的偏钛酸。
现有的偏钛酸分离与水洗装置主要有叶滤机和离心机两种,叶滤机机械化程度高、省劳动力,但构造复杂,造价高,且洗涤效果欠佳;采用离心机,要经过进料、分离、洗涤、脱水等工序,且卸料比较麻烦。另外,上述的装置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后续需要对废水进行再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钛酸浆料水洗装置,该水洗装置的洗涤效果好,且可对水洗废液及时的进行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偏钛酸浆料水洗系统,该系统包括有超声波水洗装置、废液收集罐、保安过滤器、超滤膜装置、反渗透膜装置及纯水罐,超声波水洗装置的排液口与一真空泵的进口相接,真空泵的出口与废液收集罐的入口相接,废液收集罐的出口通过第一阀门与一增压泵的入口相接,增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二阀门与保安过滤器的入口相接,保安过滤器的出口与超滤膜装置的入口相接,超滤膜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三阀门与一高压泵的入口相接,高压泵的出口通过第四阀门与反渗透膜装置的入口相接,反渗透膜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五阀门与纯水罐的入口相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偏钛酸浆料水洗系统在使用时,将偏钛酸浆料加入到超声波清洗装置中,然后加入硫酸酸化水,启动超声波清洗装置,进行水洗,一次水洗结束后,关闭超声波清洗装置,打开真空泵,将水洗废液抽至废液收集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2-3次水洗,即可除去偏钛酸浆料中杂质;待废液收集罐装满后,依次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启动增压泵、高压泵,水洗废液通过超滤膜装置和反渗透膜装置得到分离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纯水罐收集备用,浓水由超滤膜装置及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排放口排至污水站,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水洗效果好、水洗效率高、用水量节省,它可减轻劳动强度,且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偏钛酸浆料水洗系统包括有超声波水洗装置1、废液收集罐3、保安过滤器7、超滤膜装置8、反渗透膜装置12及纯水罐14,超声波水洗装置1的排液口与一真空泵2的进口相接,真空泵2的出口与废液收集罐3的入口相接,废液收集罐3的出口通过第一阀门4与一增压泵5的入口相接,增压泵5的出口通过第二阀门6与保安过滤器7的入口相接,保安过滤器7的出口与超滤膜装置8的入口相接,超滤膜装置8的出口通过第三阀门9与一高压泵10的入口相接,高压泵10的出口通过第四阀门11与反渗透膜装置12的入口相接,反渗透膜装置12的出口通过第五阀门13与纯水罐14的入口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研创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研创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6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