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330.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李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华天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模块 外部 电源模块 闪络保护 火线 零线 闪络保护装置 电路 输入端耦合 高压电流 接地 耦合 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 消耗 保护设备 闪络现象 闪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所述闪络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第一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火线耦合,第一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零线耦合,第二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外部火线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合,外部零线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当发生闪络现象时,第一保护模块可以将从接地端涌入的高压电流消耗掉,避免其涌入外部火线;第二保护模块也可以将从接地端涌入的高压电流消耗掉,避免其涌入外部零线,从而能够有效的抗击高压闪络的作用,保护设备不会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力装置的使用更多的需要在高压情况下,但是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闪络效应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闪络效应,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气体或液体介质沿绝缘表面发生的破坏性放电,其放电时的电压称为闪络电压。发生闪络后,电极间的电压迅速下降到零或接近于零,闪络通道中的火花或电弧使绝缘表面局部过热造成炭化,损坏表面绝缘。沿绝缘体表面的放电叫闪络,而沿绝缘体内部的放电则称为是击穿。
在对高压设备进行高压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或者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过程中,当被试品的绝缘度达不到要求时都有可能出现闪络的情况,而且当高压出现闪络时,对高压试验设备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如果防御不当70%的可能性把高压试验设备进行烧毁,90%的可能性把高压试验设备的开关电源烧毁或者损坏,使得整个高压试验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和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火线耦合,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零线耦合,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外部火线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合,所述外部零线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保护模块,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一设备地和第二设备地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地具有第一参考电压,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地具有第二参考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以及第三保护模块均包括压敏电阻以及放电管,所述压敏电阻与所述放电管并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保险管,所述第一保护模块远离地的一端经过所述保险管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滤波单元、控制单元、变压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耦合,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入端耦合;
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反馈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第一子电路以及第二子电路;
所述第一子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华天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华天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