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笔屑容量的削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376.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泽;李伟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泽;李伟逸 |
主分类号: | B43L23/00 | 分类号: | B43L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冯晓兰;陈蕾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削笔器 本实用新型 上壳体 下壳体 笔屑 储屑 容屑腔 内腔 上下贯通 削笔机构 用户使用 壳体 | ||
1.一种大笔屑容量的削笔器,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下贯通,其中,上壳体(11)用于安装削笔器的削笔机构(3),而下壳体(12)的内腔形成用于收集笔屑的容屑腔(1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外形呈帽体状,所述下壳体(12)的外形呈罐体状,所述机壳(1)由上、下壳体(11,12)以可拆卸的方式上下扣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由上、下壳体(11,12)通过旋扣结构(4)轴向套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扣结构(4)包括内、外旋扣(41,42),该内旋扣(41)沿周向间隔均设在上、下壳体(11,12)的连接端中,其中一处的内侧面上,而外旋扣(42)沿周向间隔均设在另一处的外侧面上,当各内旋扣(41)与对应的外旋扣(42)扣合时,上、下壳体(11,12)形成旋扣连接,当各内旋扣(41)与对应的外旋扣(42)错开时,上、下壳体(11,12)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旋扣(41,42)均为沿其所在处周向延伸的、上下间隔均设的至少两根齿条(40),各旋扣上相邻的齿条(40)之间形成卡槽(43),内、外旋扣(41,42)上的相应齿条(40)旋入对应的卡槽(43)并卡扣时,上、下壳体(11,12)形成旋扣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扣(41)或外旋扣(42)中,间隔设置的一组旋扣中,各旋扣沿其旋入方向的第一端的相邻齿条(4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筋(44),而第二端固定有限位挡壁(45),当该组旋扣中的各旋扣旋入对应的旋扣中时,外部旋力能克服上述第一限位凸筋(44)的阻力,并且旋到位时,上述对应旋扣的对应齿条(40)的第一端与第一限位凸筋(44)相抵,第二端与限位挡壁(45)相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间隔设置的另一组所述旋扣中,各旋扣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的相邻齿条(4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凸筋(46),而对应的旋扣的对应齿条(40)上分别开设有与该第二限位凸筋(46)相匹配的限位凹坑(47),当该组旋扣中的各旋扣旋入对应的旋扣中并旋到位时,各第二限位凸筋(46)的对应处卡入对应的限位凹坑(4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泽;李伟逸,未经李佳泽;李伟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3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进笔机构及削笔机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