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减震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861.2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4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欧阳小平;谭舸;周燕;罗佳俊;何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9/00 | 分类号: | B60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 刚性外圈 轮子 本实用新型 减震槽 减震孔 减震轮 包覆 复合 抗冲击性能 冲击动能 刚性碰撞 缓慢释放 减震性能 金属内圈 金属外圈 耐磨性能 使用寿命 塑料外圈 势能 保护层 平顺性 车体 硅胶 橡胶 塑料 震动 吸收 转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减震轮,包括刚性外圈、弹性中圈和刚性内圈,刚性外圈包覆在弹性中圈上,弹性中圈包覆在刚性内圈上,弹性中圈上设有减震槽和减震孔中的至少一种,刚性外圈可以是金属外圈或塑料外圈,弹性中圈可以是硅胶中圈或橡胶中圈,刚性内圈可以是金属内圈或塑料内圈。本实用新型在中圈上设置减震槽或减震孔,可以吸收不同频率的震动,改善车体的平顺性,刚性外圈和刚性内圈能保证轮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刚性外圈和刚性内圈为弹性中圈形成里外保护层,进一步加强轮子强度,增加使用寿命,弹性中圈可以将轮子接受的冲击动能转化为缓慢释放的势能,降低轮子承受的刚性碰撞,使轮子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和减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子,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减震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汽车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加速度来评价路面不平影响车体所造成的震动程度。经过试验得知,从人用车的舒适度出发,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应为人体所习惯的步行时身体上下运动的频率,约为60―851/min(1Hz―1.6Hz),振动加速度的极限容许值为3―4m/s。从保持货物及车载电气设备的完整性出发,车身振动加速度也不能过大,如果车身加速度达到1g(g:重力加速度),则非固定物可能离开货厢底板,对接插件也会产生扭曲震动。所以,为保持货物及车载电气设备完整无损,应取车身振动加速度的极限值为0.6―0.7g。对于超出范围的震动,会通过轮子直接传到车体上,导致车体震动,影响到人体的舒适度、车体的强度、车内的电气电路结构,导致非常负面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轮子通常有如下三种形式:采用刚性材料加工的轮子、采用弹性材料加工的轮子、在刚性轮毂外部加弹性材料外胎的轮子。采用刚性材料的轮子,虽然硬度高,耐磨性能较好,但是减震效果差,即使路面细微的震动也会大量传导至车身,导致车身震颤大。采用弹性材料加工的轮子,虽然减震效果好,但是存在强度、硬度不够,耐磨性能较差,容易破损的问题。在刚性轮毂外部加弹性材料外胎的轮子,虽然在路面较好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减震的需求,但是车辆在地面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如地面出现尖锐的石块,容易使破损轮胎,使得轮胎出现漏气等安全问题。因此,如何保证轮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磨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减震性能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复合减震轮,在保证轮子硬度和耐磨性的同时,还能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减震轮,包括刚性外圈、弹性中圈和刚性内圈,所述刚性外圈包覆在所述弹性中圈上,所述弹性中圈包覆在所述刚性内圈上,所述弹性中圈上设有减震槽和减震孔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上述复合减震轮,所述减震槽的结构为圆环状,所述减震槽与所述弹性中圈共圆心。
优选的,上述复合减震轮,当所述弹性中圈上设有减震槽和减震孔时,所述减震孔设于所述减震槽的两侧,所述减震孔为至少两个。
优选的,上述复合减震轮,所述刚性外圈为金属外圈或塑料外圈。
优选的,上述复合减震轮,所述弹性中圈为硅胶中圈或橡胶中圈。
优选的,上述复合减震轮,所述刚性内圈为金属内圈或塑料内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减震轮,与轨道接触的刚性外圈能保证轮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的性能,有效避免压力过大时轮子表面出现凹陷等情形。刚性内圈与刚性外圈相结合,可以为弹性中圈形成坚固的里外保护层,进一步加强轮子的强度,增加轮子的使用寿命。在轮子在接受冲击的情况下,弹性中圈将冲击动能转化为势能,再缓慢释放,降低轮子承受的刚性碰撞,使轮子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和减震性能。中圈上设有减震槽或减震孔,可以在不改变轮体的材料的情况下,使轮子吸收不同频率的震动,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轮罩填充用单片骨架式膨胀片
- 下一篇:一种具备减震效果的汽车平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