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8877.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娟;张萍;杨阳;郭靖;施剑锋;夏晓波;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塔 抽水泵 进水口 转盘 微生物培养装置 微生物培养箱 污水处理装置 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 突齿 水管 接种微生物 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菌群 处理效率 水管连接 微生物层 清水池 水体 | ||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第一沉淀塔进水口(1)、第一沉淀塔(2)、第一沉淀塔出水口(3)、抽水泵(4)、水管(5)、培养箱进水口(6)、微生物培养箱(7)、培养箱出水口(8)、第二沉淀塔进水口(9)、第二沉淀塔(10)、第二沉淀塔出水口(11)、清水池(12)、粗滤网(13)和细滤网(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塔(2)的左侧上端设有第一沉淀塔进水口(1),所述第一沉淀塔(2)的右侧下端设有第一沉淀塔出水口(3),所述第一沉淀塔(2)内部上端设有粗滤网(13),所述第一沉淀塔(2)内部下端设有细滤网(14),所述第一沉淀塔出水口(3)右侧连接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上端连接水管(5),所述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培养箱进水口(6),所述培养箱进水口(6)右侧设有微生物培养箱(7),所述微生物培养箱(7)的右侧下端设有培养箱出水口(8),所述培养箱出水口(8)右侧连接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上端连接水管(5),所述水管(5)右侧连接第二沉淀塔进水口(9),所述第二沉淀塔进水口(9)右侧设有第二沉淀塔(10),所述第二沉淀塔(10)内部上端设有粗滤网(13),所述第二沉淀塔(10)内部下端设有细滤网(14),所述第二沉淀塔(10)的右侧下端设有第二沉淀塔出水口(11),所述第二沉淀塔(10)右侧的地面上设有清水池(12);
所述微生物培养箱(7)包括箱体(71)、转盘(72)、转轴(73)、控温棒(74)、通风口(75)、过滤膜(76)和电机(77),所述箱体(71)的内部设有转轴(73),所述转轴(73)贯穿箱体(71)延伸至外侧与电机(77)连接,所述转轴(73)外侧安装若干个转盘(72),所述箱体(71)内部的下端设有过滤膜(76),所述箱体(71)的内部上端设有控温棒(74),所述箱体(71)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通风口(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2)包括转盘突齿(721)和微生物层(722),所述转盘(72)的外侧设有多个转盘突齿(721),所述转盘突齿(721)的外侧包裹一层微生物层(7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7)为防水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76)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88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区面源污染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城市河道修复的组合式生态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