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0956.8 | 申请日: | 201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9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柯情;刘晓刚;王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叶桂萍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能罩 罩体 灶用 二次空气 本实用新型 开口 内侧边沿 燃气灶 体内 燃烧状态 烟气排放 补气量 排烟口 燃烧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包括有环形的罩体,所述罩体的内侧边沿围成有供二次空气进入罩体内围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置能改变所述开口大小的调节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罩体上连接有能改变罩体的内侧边沿围成的以供二次空气进入罩体内围的开口,达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节二次空气补气量的效果,克服了因聚能罩降低了排烟口带来的烟气排放大的问题,使燃烧器处于一个稳定良好的燃烧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内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如中国专利CN203404823U所公开的“用于燃气灶的聚能圈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和如中国专利CN204042984U所公开的“一种聚能式燃气燃气灶”,该燃气灶中也具有聚能锅支架,上述这样的聚能圈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的消耗,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同时还能够将烟气与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分隔开,为此上述的聚能圈一般都开设有用于补充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如中国专利ZL201320460471.1所公开的“用于燃气灶的聚能圈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其包括了有效增大聚能圈整体的反射聚能面积的第一反射环和第二反射环,第一反射环的上端和第二反射环的下端之间设有空气补充通道,通过设置空气补充通道可以解决燃气燃烧过程中空气补充不足的问题,为了降低CO的排放,二次空气补充应尽可能的充分,并往往是过剩的,过剩的二次空气补充会带走很大一部份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通过增加聚能罩的方法实现聚能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排烟口的方式(排烟口高度指的是聚能罩边缘最高平面至锅底的距离,也就是烟气可以排出去的有效高度),如现有的聚能罩的排烟口高度是10mm,那么可以排出去的烟气和热量都是多的,若将排烟口高度降到了6mm,烟气无法顺畅的排出去,那么排放出去的烟气相应变少,导致烟气聚集在锅底到聚能罩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得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补充二次空气阻力加大,补充不进去,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下降,同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但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过大,二次空气被卷吸量多,排烟带走的热量增加,导致热效率低;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过小,二次空气补充量不够势必会导致不完全燃气,烟气排放超标。为了在不同的用户使用环境下,燃气灶在效率及烟气排放上都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即在降低排烟口的前提下,能补充合适量的二次空气对于燃烧工况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调节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大小,适应性强的灶用聚能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用聚能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所述罩体的内侧边沿围成有供二次空气进入罩体内围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置能改变所述开口大小的调节件。
为了实现调节件能改变所述开口的大小,所述调节件至少局部能沿径向方向进入所述开口,通过对开口的遮挡而使进入所述开口的二次空气减少。各个调节件可以同步进行调节,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燃烧工况而选择性地择一调节。
其中调节件以能转动的方式或是以能滑移的方式进入开口,以能转动的方式为一种技术方案的情况为:所述调节件包括有以旋转开合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罩体底部上表面的至少一个挡片。此种方式类似照相机的快门的旋转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0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