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图像传输的在线式生物检材发现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1702.8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9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希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检材 物证 滤镜 远程图像传输 本实用新型 固定架 前盖框 在线式 锂电池 发现 前部 后台 截止型滤光片 传输 手柄 办案效率 工作指令 手柄连接 通过设备 种类类别 证物 后盖框 潜在的 比对 无损 数据库 搜索 搜集 保留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图像传输的在线式生物检材发现仪,包括生物检材发现仪本体、手柄、锂电池,生物检材发现仪本体与锂电池通过手柄连接;生物检材发现仪本体包括前盖框、中外框、后盖框,前盖框的前部设有CCD摄像头,CCD摄像头的前部设有CCD摄像头截止型滤光片,CCD摄像头的后部设有固定位置的滤镜固定架,滤镜固定架的后部设有滤镜;通过设备内部的WiFi等图传模块传输到到后台,并实时对现场的各种潜在的物证痕迹的搜集、分析等工作指令,能够第一时刻将证物传输到后台上,并与相关的物证痕迹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物证的种类类别,在不破坏物证的前提下,采取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无损搜索和提取工作,保留了物证的完整性,提高了办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察的组合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远程图像传输的在线式生物检材发现仪。
背景技术
生物检材发现仪作为刑侦部门不可或缺办案工具,生物检材发现仪已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带来巨大帮助,广泛适用于公安现场各类物证如检验体液(血液、唾液、精斑)、陈旧性指纹、咬痕、瘀伤、潜血、纤维、血斑、唾液、骨骼碎片等具有直接发现功能。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生物检材发现仪,基本都是通过佩戴特殊眼镜观察被激发的生物物证,激发并搜索生物物证痕迹显现,为提取生物物证奠定基础工作,但无法与中心生物物证的包括物证痕迹的分布状态、溅射形态和物证种类类别做比对分析,无法快速在案发现场做出判断,无需使用化学试剂对潜在生物物证作用下才能发现并提取即可保留完好的物证形态和DNA,进而能快速的提高刑事工作人员的现场分析。
因此需要研发远程图像传输的在线式生物检材发现仪,通过发现仪的特种光谱补偿光源对物证照射后的产生大于入射光的波长的不同光谱后,截止型滤光片把入射光谱阻止在外而激发光谱则进入摄像头后形成图像,并存储在设备之中,然后通过设备内部的WiFi等图传模块传输到到后台,并实时对现场的各种痕迹的搜集、分析等工作指令,能够在第一时刻将证物传输到后台上,与中心生物物证的包括物证痕迹的分布状态、溅射形态和物证种类类别做比对分析,快速在案发现场做出判断,提高了办案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程图像传输的在线式生物检材发现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远程图像传输的在线式生物检材发现仪,包括生物检材发现仪本体、手柄、锂电池,所述生物检材发现仪本体与锂电池通过手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检材发现仪本体包括前盖框、中外框、后盖框,所述中外框的前部与前盖框连接,所述中外框的后部与后盖框连接,所述前盖框的前部设有CCD摄像头,所述CCD摄像头的前部设有截止型滤光片,所述CCD摄像头的后部设有固定位置的滤镜固定架,所述滤镜固定架的后部设有滤镜,所述中外框内包括透镜、LED铝织板、散热器、散热风扇、主板,所述透镜的后部与LED铝织板连接,所述LED铝织板的后部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的后部与主板连接,所述后盖框内设有屏幕,所述屏幕的前部设有固定位置的屏幕固定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柄的左端设有手柄盖,所述手柄的右端设有控制供电单元通断作用的电源开关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柄盖为圆形,所述手柄盖上设有与所述锂电池连接的电接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接口为圆形,所述电接口的半径小于手柄盖的半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为可充电锂电池。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盖框的外部设有指纹键、屏幕开关键、白光键、蓝光键、以及调节蓝光强弱的蓝光调节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盖框的反面四周处设有与所述中外框可拆卸连接的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希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希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1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物检测系统和智能食物容器
- 下一篇:一种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