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3654.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伍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保康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14 | 分类号: | B60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魏秀枝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组合轮圈 螺纹柱 新型轮毂 组合结构 卡槽 内圈 固定柱 连接杆 螺纹孔 拆卸 本实用新型 零部件损坏 从动力轴 螺纹连接 资源节约 动力轴 固定块 搭接 卡接 转动 轮胎 零部件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包括组合轮圈,所述组合轮圈的外圈开设有轮胎座,且组合轮圈的内圈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搭接有螺纹柱的一端,且螺纹柱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开设于固定柱一端的螺纹孔内,且固定柱的另一端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轮毂的外圈,且轮毂的内圈开设有卡槽。该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通过设置螺纹柱,使螺纹柱在螺纹孔内转动,方便将轮毂从组合轮圈内圈拆卸下来,通过设置卡槽,方便动力轴表面的固定块卡接在卡槽内,方便将轮毂从动力轴上拆卸下来,方便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节约了消费者的花费成本,避免因为单个零部件损坏去更换整个轮毂,有利于资源节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组合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市面上常见的轮毂一般都是一个整体结构,当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时,就要将整个轮毂都换掉,这样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也不利于资源的节约,所以市面上需要一种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包括组合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轮圈的外圈开设有轮胎座,且组合轮圈的内圈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搭接有螺纹柱的一端,且螺纹柱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开设于固定柱一端的螺纹孔内,且固定柱的另一端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轮毂的外圈,且轮毂的内圈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卡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和卡槽相反的一面固定连接在动力轴的外表面,且动力轴的前侧设置有固定盘,且固定盘通过第二螺栓和轮毂的正面固定连接,且动力轴的正面和固定盘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凹槽呈环形整列分布在组合轮圈的内圈,且六个固定块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轮毂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组合轮圈包括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第三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第三弧形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第三弧形块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内侧面卡接有气门,且位于第一弧形块一端的固定块卡接在位于第二弧形块一端的固定槽内,且位于第二弧形块一端的固定块卡接在位于第三弧形块一端的固定槽内,且位于第三弧形块一端的固定块卡接在位于第一弧形块一端的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动力轴的正面搭接在固定盘的背面中心处,且六个第一螺栓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固定盘正面。
优选的,所述组合轮圈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第一螺栓穿过组合轮圈的正面分别和三个固定块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通过设置螺纹柱,使螺纹柱在螺纹孔内转动,方便将轮毂从组合轮圈内圈拆卸下来,通过设置卡槽,方便动力轴表面的固定块卡接在卡槽内,方便将轮毂从动力轴上拆卸下来,方便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节约了消费者的花费成本,避免因为单个零部件损坏去更换整个轮毂,有利于资源节约。
(2)、该组合结构的新型轮毂,通过设置固定盘和第二螺栓,方便将固定盘固定在轮毂的正面,避免泥沙深入轮毂,通过设置连接块和固定槽,方便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和第三弧形块组合连接成组合轮圈,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保康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保康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3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