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T形坝厂矿企业渣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4336.1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李建雄;胡正威;邱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采 渣库 废渣 本实用新型 厂矿企业 渣区 排放 输送系统 库尾 回水调节池 交替循环 同步作业 依次布置 纵向分隔 澄清池 初期坝 环保性 排渣 堆积 分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T形坝厂矿企业渣库,解决湿排渣库不能实现堆渣和回采同步作业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由库首至库尾依次布置有库前回水调节池、初期坝、堆积坝和堆渣区,所述湿排堆渣区被T型坝沿纵向分隔为A区和B区,所述T型坝布置有用于排放废渣的湿排放浆系统和用于废渣回采的回采输送系统,所述堆渣区的库尾侧设有澄清池。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T形坝厂矿企业渣库的干湿分区循环方法,渣库正常运行时,通过湿排放浆系统对A区进行放浆堆渣,同时通过回采输送系统对存放一段时间后的B区的废渣进行废渣回采;A区和B区交替循环进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法易行、占地面积小、排放和回采同时作业,稳定性好、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厂矿企业(废)渣库堆存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湿排渣库。
背景技术
厂矿企业(废)渣堆放占用大量土地,随着湿排渣库堆积坝不断加高,渣库运行管理成本也相应增加,安全风险也不断加大;随着厂矿企业生产的连续运行,渣库的可堆存量越来越小;选择新堆场面临土地资源限制、环评批复困难的尴尬局面。厂矿企业(废)渣库同时进行排放和回采作业,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渣库的建设及维护费用,对充分回收利用废弃资源,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优秀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厂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厂矿企业废渣回采是对前期排放的废渣进行回采,对传统渣库而言,废渣回采技术的并入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废渣排放后不能直接回收利用,而是需要陈化一段时间使有害物质排除或中和反应后才能回采。(2)目前湿排渣库设计没有按回采要求分区堆存。(3)没有按回采要求分区设置排水系统。(4)分区坝没有考虑排放和回采同时作业的稳定技术要求。因而对渣库实施回采的同时必须停止废渣的排放,这导致厂矿企业后续产生的废渣则无处堆存,或者新建渣库并投用后才能进行废渣回采与综合利用。而新建厂矿企业(废)渣库需占用大量土地,还带来发生环境污染的风险。如何使渣库进行排放和回采同时作业,是厂矿企业(废)渣库优化设计及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实现排放和回采同时作业,稳定性好、具备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带T形坝厂矿企业渣库。
本实用新型渣库由库首至库尾依次布置有库前回水调节池、初期坝、堆积坝和堆渣区,所述堆渣区被T型坝沿纵向分隔为A区和B区,所述T型坝布置有用于排放废渣的湿排放浆系统和用于废渣回采的回采输送系统,所述堆渣区的库尾侧设有澄清池。
所述渣库库底铺设防渗系统,在所述防渗系统之上布置排渗系统;排渗系统连接库前回水调节池;所述澄清池高度低于堆渣区,所述回水调节池高度低于澄清池,所述澄清池经库底排水涵管连接库前回水调节池。
所述堆渣区和澄清池的分界线处安装有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为浮动式过滤帷幕。
所述澄清池经栏栅式竖井与库底排水涵管连通。
所述湿排放浆系统包括放浆主管及连接放浆主管的放浆管,所述放浆主管沿T型坝的轴向布置,所述放浆管位于在主管的一侧或两侧,朝向库尾方向与放浆主管呈30-60度斜向布置。
所述T型坝的坝体采用废渣填筑,坝体两侧铺设复合土工防渗膜,坝体内分层设置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两端与T型坝两侧的复合土工防渗膜搭接。
上述带T形坝厂矿企业渣库的干湿分区循环方法为:渣库正常运行时,通过湿排放浆系统对A区进行放浆堆渣,同时通过回采输送系统对存放一段时间后的B区的废渣进行废渣回采;当B区回采至一定深度后,停止回采,通过湿排放浆系统对B区进行放浆堆渣,同时A区停止放浆堆渣,存放一段时间后通过回采输送系统进行废渣回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4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落差大坝的渗漏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趾板的锚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