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油罐车罐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4866.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滕杰;韦启愿;吴鸿学;陈灿宣;刘标永;徐敏;何冬妮;周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波板 焊接 罐体本体 加强板 罐体 本实用新型 油罐车罐体 凸出的 铝合金 设备技术领域 整体安全性 向内凹进 油罐车 板体 减小 体内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合金油罐车罐体,涉及油罐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本体及焊接在该罐体本体内的防波板,该防波板为一面向内凹进另一面向外凸出的板体,在所述防波板向外凸出的面的底部设有加强板,该加强板上部与所述防波板焊接,底部与所述罐体本体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起到支撑防波板和增加防波板与罐体本体焊接强度的作用,进一步减小防波板与罐体连接处被震裂的可能性,能有效提高罐体的可靠性和整体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合金油罐车罐体。
背景技术
运输液体或粉状固体的罐车,其罐体内部都装有防止运输介质在罐体内前后方向波动的防波板,现有铝合金油罐车罐体为单独防波板结构,这种结构的防波板其边缘与罐体内部焊接,由于是单面焊焊接,受到运输介质在罐内前后波动引起的巨大冲击力时,防波板容易变形;特别是安装板簧悬挂的油罐车,当油罐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急刹车带来的冲击力油往往会将防波板冲击变形,严重时还会将罐体拉裂,出现渗油现象,同时渗油后罐体维修非常麻烦,不仅工序繁多,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罐体防波板处的强度,进一步减小防波板与罐体连接处被震裂的可能性的铝合金油罐车罐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罐体本体及焊接在该罐体本体内的防波板,该防波板为一面向内凹进另一面向外凸出的板体,在所述防波板向外凸出的面的底部设有加强板,该加强板上部与所述防波板焊接,底部与所述罐体本体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加强板为一块底部有折边的铝合金板,该铝合金板上部形状与所述防波板板体凸出的面的形状相适应;该铝合金板的底部折边中部开有流油槽,该流油槽延伸至铝合金板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波板向内凹进的面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外侧设置有三角加强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与所述防波板向内凹进的面相接触的面的形状与所述防波板向内凹进的面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加强筋板为直角三角形板,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竖板和所述罐体本体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防波板向外凸出的面的底部设有加强板,加强板起到支撑防波板和增加防波板与罐体本体焊接强度的作用,进一步减小防波板与罐体连接处被震裂的可能性,能有效提高罐体的可靠性和整体安全性。
2、防波板向内凹进的面设置有竖板,竖板的外侧设置有三角加强筋板,三角加强筋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竖板和罐体本体连接,实现了防波板双面焊接,密封性和稳固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向放大图。
图3是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罐体本体1及焊接在该罐体本体1内的防波板2,该防波板为一面向内凹进另一面向外凸出的板体,在防波板2向外凸出的面的底部设有加强板3,该加强板为一块底部有折边3-1的铝合金板,该铝合金板上部3-2形状与防波板2板体凸出的面的形状相适应,铝合金板上部与防波板2底部贴合焊接,铝合金板底部与罐体本体1焊接,加强板起到支撑防波板和增加防波板与罐体本体焊接强度的作用,进一步减小防波板与罐体连接处被震裂的可能性,能有效提高罐体的可靠性和整体安全性,该加强板3的底部折边3-1中部开有流油槽6,该流油槽延伸至铝合金板上部,防波板2向内凹进的面设置有竖板4,竖板4的外侧焊接有三角加强筋板5,竖板4与防波板2向内凹进的面相接触的那一面的形状与防波板2向内凹进的面的形状相适应,三角加强筋板5为直角三角形板,其两个直角边与竖板4和罐体本体1焊接,实现了防波板双面焊接,密封性和稳固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4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