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6628.9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崔佳;肖基成;孙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华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边形钢管 凹痕 本实用新型 加强肋结构 混凝土柱 外壁 钢管混凝土柱 灌注混凝土 水泥 凹槽结构 凹口结构 两两相对 内壁表面 承载力 钢管壁 管内部 加强肋 矩形管 凸出的 抱箍 抱紧 受力 圆状 约束力 混凝土 背面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内部供灌注混凝土的多边形钢管,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内壁表面设有向管内部凸出的加强肋结构进而向所述混凝土施加抱紧约束力。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外壁设有凹痕,所述凹痕的背面凸出于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内部,多条所述凹痕形成所述加强肋结构。位于同一个所述多边形钢管外壁的多条所述凹痕两两相对结合设置进而形成圆状的凹槽结构或凹口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设的加强肋形成的抱箍作用,不但提高了矩形管柱的水泥承载力,而且也使得钢管壁与水泥之间的结合强度有所提高,从而改善了钢管混凝土柱的综合受力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它是利用外钢管对内的水泥在承压时所形成的约束力,以加大立柱的承载力的工艺,其承载力较一般柱体可提高约两倍。
然而,所应用的钢管形状,方管或矩形管与圆管相比,有很大的缺憾,即,圆管对管内水泥具有百分百的抱箍力(或称约束力)而方管或矩形管却难以达到圆管的效果。
其中原因主要是,方管或矩形管只有各个转角处对管内水泥具有较好的约束力,而四周的平面管壁对水泥约束力很小,这就致使,方管或矩形管较圆管相比,所具有的承载力约损失百分之三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
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内部供灌注混凝土的多边形钢管,所述多边形钢管的管壁表面设有向管内部凸出的加强肋结构进而向所述混凝土施加抱紧约束力。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外壁设有凹痕,所述凹痕的背面凸出于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内部,多条所述凹痕错开或均匀布设并形成所述加强肋结构。
优选地,位于同一个所述多边形钢管外壁的多条所述凹痕两两相对结合设置进而形成圆状的凹槽结构或凹口结构。
优选地,每条所述凹痕呈弧形条状,所述凹槽结构或所述凹口结构呈长扁圆或圆形或类矩形状。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内壁设有自身变形的多条加强肋筋,每条所述加强肋筋的两端固接于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内壁,所述加强肋筋的变形段向所述多边形钢管的内部凸出。
优选地,所述加强肋筋呈弧形或波浪形弯曲。
优选地,所述加强肋筋呈三角形或矩形弯折。
本实用新型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对矩形管的平面管壁表面设置加强肋(或呈筋状或板状),以加强平面管壁对水泥的约束力(提高10%-20%),从而加大立柱承载力(提高5%)、增强平面管壁对柱体内水泥的抱箍力(增加10%-2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应于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应于图1其柱体竖向截面切开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应于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边形钢管混凝土柱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对应于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应于图6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对应于图6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对应于图6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华,未经李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6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