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边角切割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7228.X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5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邓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飞凡创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7/06;B26D7/18;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杨俊达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自动化生产线 保护壳 活动板 边角 切割 传送轮 固定板 活动座 滤网 本实用新型 侧面设置 底部连接 顶部设置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传送带 固定槽 固定件 固定块 连接杆 切削 弹簧 通孔 刀具 预留 车间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边角切割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保护壳、模具原料和活动板,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传送轮,且传送轮的表面套设有传送带,所述模具原料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且模具原料的顶部设置有刀具,所述活动板安装在保护壳的一侧,且活动板的表面预留有通孔,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设置有活动座,且活动座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且保护壳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滤网,且滤网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该模具边角切割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对切削的废料进行收集,从而防止废料对生产线环境造成污染,保证了自动化生产线车间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边角切割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是指用自动化的机器实现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在连续流水线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动化生产线大幅度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然而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不方便对切削的废料进行收集,从而使得自动化生产线的环境遭受污染。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自动化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边角切割自动化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不方便对切削的废料进行收集,从而使得自动化生产线的环境遭受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边角切割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保护壳、模具原料和活动板,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传送轮,且传送轮的表面套设有传送带,并且传送带的表面预留有固定槽,所述模具原料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且模具原料的顶部设置有刀具,所述活动板安装在保护壳的一侧,且活动板的表面预留有通孔,并且通孔的内部贯穿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设置有活动座,且活动座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且保护壳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滤网,且滤网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面设置有振动电机,且连接杆的底部放置有废料箱。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在传送带上等间距分布,且固定槽的内轮廓和模具原料的外轮廓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和保护壳构成转动结构,且活动板为“凹”字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孔在活动板上呈半圆状分布,且活动板和活动座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固定件为焊接,且弹簧的另一端和活动座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滤网和连接杆相贴合,且滤网的长度小于废料箱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边角切割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对切削的废料进行收集,从而防止废料对生产线环境造成污染,保证了自动化生产线车间的工作环境;
1.通过该生产线设置的废料箱,能够对模具被切削的废料进行收集,使得废料不会对生产车间造成环境破坏,从而保证了生产车间的生产环境;
2.通过该生产线设置的活动板,活动板能够转动,能够和不同的生产线接上,从而方便上一个生产线将模具传递到该生产线上,方便该自动化生产线对模具进行切削,同时也方便手动添加模具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壳;2、传送轮;3、传送带;4、固定槽;5、模具原料;6、刀具;7、活动板;8、通孔;9、固定件;10、弹簧;11、活动座;12、固定板;13、固定块;14、滤网;15、连接杆;16、振动电机;17、废料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飞凡创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飞凡创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7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