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渠道量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7754.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祥;吴自成;吴凌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1/58 | 分类号: | G01F1/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管 本实用新型 渠道量水 原渠道 铺设 非满管电磁流量计 渠道 混凝土密封 水流量 小型仪表 装置布置 出水池 管道化 进水池 仪表 计量 安置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渠道量水装置,该装置布置在原渠道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拓宽渠道,所述拓宽渠道划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进水池区、输水管铺设区以及出水池区,输水管铺设区由一排管道组成,管道之间通过混凝土密封,其中一个管道上安置有非满管电磁流量计,输水管铺设区的管道过流面积的总和大于原渠道过流面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渠道的管道化计量,通过设置多个管道,既保证了输水流量不减少,又可以缩小管道直径,小型仪表更容易安装和更换,减少仪表的费用,推广容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渠道量水装置。
背景技术
灌区是农业用水大户。目前,全国总用水量的70%为农业用水,部分缺水地区比例达到80%以上。明渠是灌区农业灌溉的主要输水工程,明渠量水是灌区量水工作的重点领域。实践中采用标准断面量水和堰槽量水较多,通常采用人工观测。然而这些量水方法受限于观测人员及现场条件,实际渠道过水时,观测人员时常未及时到现场观测记录,渠道过水变化频繁时,观测人员一日几次的观测频率无法反映过水实际,导致观测数据质量大大折扣。在开展灌区量水时,部分地区也尝试了渠道改成管道的计量方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渠道较宽,设置的仪表通过能力远小于渠道过流要求,导致阻水,农户对此非常不满。为了解决人工观测的问题,各地也开展了自动化的设施建设工作,自动计量可以全天不间断进行监测。然而实践中,自动化监测设施损坏比例比较高,且自动化设施是封闭系统且较为复杂,出现问题时现场人员无法解决,带来了不小麻烦。另外,自动化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费用较高也是影响其推广的重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渠道量水装置,该装置能够适应渠道量水,造价经济,精度高,可应用于灌区农业用水管理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渠道量水装置,该装置布置在原渠道上,该装置包括拓宽渠道,所述拓宽渠道划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进水池区、输水管铺设区以及出水池区,输水管铺设区由一排管道组成,管道之间通过混凝土密封,其中一个管道上安置有非满管电磁流量计,输水管铺设区的管道过流面积的总和大于原渠道过流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拓宽渠道的底面和原渠道底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非满管电磁流量计位于该管道中距离管道进水口10D处,其中D为管道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的内径D为50mm~500mm。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为PE管或钢管。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的长度不小于其内径14倍。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池区和出水池区的长度相等,所述进水池区和出水池区的宽度相等,进水池区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作为优选,还包括罩在非满管电磁流量计外的表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常渠道灌溉采用标准断面量水、堰槽量水,但是这些计量方法并无累积功能,当观测人员观测次数少时,水量容易“少记”。采用自动化计量时,则仪器设备建设和管护费用均较高,且维护难度大,不利于推广。本实用新型将渠道进行拓宽,增加过流断面宽度,降低过水深度,为设置一排管道提供条件。一排管道过水,各管道过流深度能够保持一致,从而可以选取其中一个管道安装非满管电磁流量计进行计量,那么渠道总流量等于这一计量管道流量乘以管道数量,实现了渠道计量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渠道的管道化计量,通过设置多个管道,既保证了输水流量不减少,又可以缩小管道直径,小型仪表更容易安装和更换,减少仪表的费用,推广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渠道量水装置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视图;
图中:原渠道1、进水池区2、输水管铺设区3、出水池区4、管道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7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