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耳廓自动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9071.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源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耳廓 自动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耳廓自动矫正器,包括底座和矫正牵引器,所述底座的外轮廓呈“C”字形结构,底座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朝底座内侧延伸的挡耳筋;所述矫正牵引器主要包括牵引器主体板,牵引器主体板呈弧形平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座吸附磁铁实现对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的吸附牵引,由于底座在佩戴时相对固定,同时其佩戴在耳廓外侧位置,而矫正牵引器则固定在底座的内侧,通过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与底座吸附磁铁之间的吸附固定可以有效的实现底座对矫正牵引器的牵拉,从而实现矫正的目的,整体不采用胶粘的形式,对患儿皮肤无刺激,同时可以多次复用,因此经济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廓矫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儿耳廓自动矫正器。
背景技术
现有0~6个月幼儿耳廓矫正技术,通过矫正器让孩子畸形部分耳朵自行缓慢恢复,有周期长,不易护理,不易观察,对孩子畸形部分使用胶带纸粘贴固定稚嫩的皮肤容易造成过敏湿疹,对患者和家人在恢复期间造成痛苦和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儿耳廓自动矫正器,包括底座和矫正牵引器,所述底座的外轮廓呈“C”字形结构,底座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朝底座内侧延伸的挡耳筋,挡耳筋用于贴合耳根后部,这样可以让底座的固定更加稳定,此时底座呈现多种佩戴形式,既可以套在外耳上利用底座的本身弹性实现固定,又可以通过双面胶胶贴固定在皮肤上,此时底座主要起到对矫正牵引器的固定;所述矫正牵引器主要包括牵引器主体板,牵引器主体板呈弧形平板状结构,牵引器主体板的前边沿位置一体成型有多个朝牵引器主体板后侧上方弯折的牵引器固定板,所述牵引器主体板的后边沿位置一体成型有向上凸起的矫正拉板,其中矫正拉板的前表面与牵引器主体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卡槽,通过将耳廓嵌入至卡槽内,此时在牵拉矫正牵引器的过程中便可实现对耳廓的矫正牵拉;所述矫正拉板的底面上开设有朝矫正拉板内侧延伸的嵌入槽,嵌入槽的走向与矫正拉板的走向相同,嵌入槽内嵌入固定有具有弹性的铁片,利用铁片的塑形可以调整矫正拉板的形状,此时矫正拉板可以更加贴合耳廓的内表面位置;所述牵引器固定板的内侧位置开设有储放腔体,其中牵引器固定板的储放腔体中内置有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由于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与铁片分设在卡槽的两侧位置,此时在磁场的作用下,铁片被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所吸引,此时可以提高卡槽的固定强度,避免矫正牵引器出现脱落的情况;所述底座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嵌入口,且底座的嵌入口内固定嵌入有底座吸附磁铁,利用底座吸附磁铁实现对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的吸附牵引,由于底座在佩戴时相对固定,同时其佩戴在耳廓外侧位置,而矫正牵引器则固定在底座的内侧,通过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与底座吸附磁铁之间的吸附固定可以有效的实现底座对矫正牵引器的牵拉,从而实现矫正的目的,整体不采用胶粘的形式,对患儿皮肤无刺激,同时可以多次复用,因此经济成本更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均匀的开设有上下贯通式的透气孔,利用透气孔实现皮肤透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和矫正牵引器采用硅胶或者塑料材质制成,整体贴合肌肤,从而防滑性强,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胶黏剂的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面呈平面结构,整体呈现出贴合肌肤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器固定板之间间隔设置,牵引器固定板的数量以及间距取决于耳廓的实际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座吸附磁铁实现对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的吸附牵引,由于底座在佩戴时相对固定,同时其佩戴在耳廓外侧位置,而矫正牵引器则固定在底座的内侧,通过牵引器固定板内磁铁与底座吸附磁铁之间的吸附固定可以有效的实现底座对矫正牵引器的牵拉,从而实现矫正的目的,整体不采用胶粘的形式,对患儿皮肤无刺激,同时可以多次复用,因此经济成本更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产品特有的物理特性,对幼儿耳廓畸形部分通过自然施压促进畸形部分更快的恢复健康的状态,同时在患儿耳廓部分不需要胶带纸固定,更加牢靠,减少恢复时间,对幼儿没有任何二次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源,未经刘明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9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尾气排放跟车测试系统
- 下一篇:水平管道固定支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