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及自动换膜压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1052.5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7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乔徽;高强;张兆东;马兆彬;吕银庄;李浩翔;张浩翔;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结构 从动滚筒 主动滚筒 压脉器 本实用新型 右侧板 右底板 左侧板 左底板 脉器 膜压 交叉感染问题 医疗器械技术 底板 同向旋转 采血 侧板 两组 压脉 洁净 卫生 保证 | ||
1.一种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脉器包括左底板、左侧板、右底板、右侧板和换膜结构,所述换膜结构包括两组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一组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设置在所述左底板上,另一组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设置在所述右底板上,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的外侧的底板上,另一个设置在该侧板的C型槽的下方,每组中的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同步同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均与第二驱动结构传动连接,另一组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均与第三驱动结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主动带轮,主动滚筒的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从动滚筒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和所述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带轮,主动滚筒的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从动滚筒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二从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和所述第二从动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中,一个卷存有洁净的卫生膜,另一个卷存有被换下的卫生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结构或所述第三驱动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取模装置,所述取模装置包括弹簧导柱、弹簧、弹簧底座、弹簧导柱支撑块,所述从动滚筒的转轴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一转轴连接座,所述弹簧导柱支撑块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连接,所述弹簧导柱一端与所述弹簧底座连接,另一端与短转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短转轴连接在所述左底板或所述右底板远离第二驱动结构的一端的轴承内,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弹簧导柱上,并压于所述短转轴与所述弹簧底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压簧。
8.一种自动换膜压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压脉器的自动换膜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左底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左侧板设置在所述左底板上,所述左侧板上开设有所述C型槽;
所述右底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右侧板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右底板上,所述右侧板上开设有所述C型槽;
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能够相对滑动使得两个所述C型槽能够包裹手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换膜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结构进行相对滑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换膜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之间通过第一驱动结构进行相对滑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10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腔二囊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栓塞弹簧圈系统的植入弹簧圈及其热处理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