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4070.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3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美荣;步德新;肖振华;朱国涛;刘加昌;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地单元 第一级 提升泵 废水 多级人工湿地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连接头 输水管 水源管 阀门 阀腔 末级 腔室 生产成本低 安装方便 直接输送 连接管 连通管 溢流口 阀体 阀芯 浮块 壳体 输出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人工湿地系统,包括第一级湿地单元、连接管、中级湿地单元、末级湿地单元、壳体、阀门、排水管、腔室、浮块、水源管、提升泵、阀体、阀腔、阀芯、连接头、输水管和连通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水源管中废水首先通过提升泵抽送到阀腔中,而后废水通过连接头和输水管直接输送到第一级湿地单元中进行处理,而在湿地单元中设置的溢流口,能够有效的使第一级湿地单元处理后的废水能够依次流入到中级湿地单元和末级湿地单元中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减少提升泵的使用,也就节约了大量的电能,而处理后的废水则最终流入到腔室中,然后通过阀门和排水管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投资、低能耗,有机污染物、氮、磷去除率高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在污水的修复方面表现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人工湿地已被用来处理各类不洁的水体,包括生活污水、家畜与家禽的粪水、尾矿排出液、工业污水、农业废水、垃圾场渗滤液、城市暴雨径流、富营养化湖水等。在我国北方城镇、农村以及旅游景区餐饮、生活污水这些分散的污水,应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适应了低投入的要求。是适合我国农村环境建设的经济可行的技术,对于我国现阶段正在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将极具示范效应。人工湿地应用设计中的一个难点是占地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在平原地区还是在高差较大的山区、丘陵区建设时,往往会遇到在同一个地方没有足够大的面积建设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工艺往往会在工艺比选过程中仅仅由于提供占地面积不满足湿地建设要求而首先被排除,不能充分发挥湿地低能耗的优势而限制了其应用;而现有的多级人工湿地系统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另外对于一些平原区或者高差不大地区需要使用多个提升泵进行废水的提升,从而严重浪费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级人工湿地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多级人工湿地系统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另外对于一些平原区或者高差不大地区需要使用多个提升泵进行废水的提升,从而严重浪费了电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级人工湿地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第一级湿地单元、连接管、中级湿地单元、末级湿地单元、壳体、阀门、排水管、腔室、浮块、水源管、提升泵、阀体、阀腔、阀芯、连接头、输水管和连通管;所述第一级湿地单元、中级湿地单元和末级湿地单元从高到底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级湿地单元右上侧的溢流孔通过连接管与中级湿地单元左下侧的入口相连接,所述中级湿地单元右上侧的溢流孔通过连接管与末级湿地单元左下侧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末级湿地单元右上侧,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腔室,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阀体,所述壳体右下侧出口处设有阀门,所述壳体左侧中央入口与末级湿地单元右上侧溢流孔相连通,所述壳体左侧中央下侧入口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阀门右侧出口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右侧入口与提升泵左侧出口相连接,所述阀腔中央竖向活动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腔左侧出口通过连接头与输水管右侧入口相连接;所述提升泵右侧入口与水源管相连接;所述阀芯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块;所述输水管左侧出口与第一级湿地单元左下侧入口相连接;所述浮块竖向活动连接在腔室内部上侧;所述连通管左侧入口与末级湿地单元右侧内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级湿地单元和中级湿地单元与末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均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末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具体包括防水外壳、槽体一、入口、过滤板、湿地过滤层、槽体二和溢流口;所述防水外壳内部左右两侧中分别设有槽体一和槽体二,所述防水外壳左下侧设有入口,所述防水外壳右上侧设有溢流口;所述过滤板为两个,所述过滤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槽体一和槽体二的内侧,所述过滤板内侧之间设有湿地过滤层。
作为优选,所述入口与湿地过滤层的顶面相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4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水污染治理用生态浮岛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湖泊河道水生态修复管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