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追踪器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4513.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6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馈电点 片状天线主体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天线末端 追踪器 豁槽 套接 方便拆装 信号传递 断裂的 外侧边 自由端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追踪器天线,包括片状天线主体和馈电点,所述片状天线主体外侧边设有豁槽;所述豁槽之间形成有接触天线;所述接触天线末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接触天线通过所述通孔套接在所述馈电点固定;所述馈电点长度大于接触天线的厚度,馈电点的自由端高于接触天线。本实用新型片状天线主体通过接触天线末端的通孔套接在馈电点实现定位、固定和信号传递,不仅方便拆装,同时还可以避免接触天线由于太薄在固定时发生断裂的弊端,具有优秀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追踪器天线。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乃至无线局域网设备等所用的小型天线,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可设计性、接收性能优良的片状天线。片状天线通常可以根据设备的外壳形状或内部结构自由设计,铺设在设备内部。在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具有折弯等结构设计,由于片状天线厚度较薄,直接固定时容易使片状天线固定接触处发生断裂,产生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追踪器天线,通过接触天线末端的通孔套接在馈电点实现定位、固定和信号传递,不仅方便拆装,同时还可以避免接触天线由于太薄在固定时发生断裂的弊端,具有优秀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追踪器天线,包括片状天线主体和馈电点,所述片状天线主体外侧边设有豁槽;所述豁槽之间形成有接触天线;所述接触天线末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接触天线通过所述通孔套接在所述馈电点固定;所述馈电点长度大于所述接触天线的厚度,所述馈电点的自由端高于所述接触天线。
进一步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内部电路板上方,所述片状天线主体贴覆在所述支撑架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天线主体由铜制成,厚度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天线主体包括第一段主体和第二段主体,所述第一段主体和所述第二段主体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天线主体与所述夹角相对的外侧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天线包括第一段接触天线和第二段接触天线,所述第一段接触天线和第二段接触天线间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一段接触天线和第二段接触天线夹角处呈圆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点由半球体、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依次堆叠组成,所述半球体的直径与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天线末端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上表面平行,所述接触天线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天线主体的弧形侧边设有多个缺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追踪器天线,通过接触天线末端的通孔套接在馈电点实现定位、固定和信号传递,不仅方便拆装,同时还可以避免接触天线由于太薄在固定时发生断裂的弊端,具有优秀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追踪器天线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追踪器天线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片状天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馈电点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4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微带式高精度卫星天线
- 下一篇:LTE天线性能提升结构及其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