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蟹笼钩及自动脱钩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5468.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6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淑洁;石学智;冯武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75/00 | 分类号: | A01K75/00;A01K8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杆 横板 支承 中间环 底环 回收装置 自动脱钩 钩组件 钩杆 种蟹 本实用新型 钩环 固接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蟹笼钩及自动脱钩回收装置,包括:笼钩组件和支承横板。笼钩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中间环和底环、与中间环相连的活动杆,以及与底环相连的钩杆;在钩杆远离底环的端部绕设有一钩环;活动杆远离中间环的端部适于插入钩环中;以及活动杆适于穿过支承横板,且活动杆插入在支承横板内的部分与支承横板固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蟹笼钩及自动脱钩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蟹笼诱捕的方式进行海洋捕蟹时,绞机将挂有多个蟹笼的主绳从海中拉出后,需要人工取下蟹笼,再一个一个依次传递,以便进行后续取蟹、整理蟹笼等工序动作。一般蟹笼船一次作业要收回3000-4000个蟹笼,每分钟仅仅可回收22个蟹笼左右,因此收取蟹笼这一工种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耗时长,故此用工成本高。而且高强度的工作容易使人疲劳,加上工作时人员距离船舷较近,很容易发生坠海事故。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渔业生产的安全性,亟需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将蟹笼的从主绳上拆取下来并进行回收的装置来代替人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蟹笼钩,以解决蟹笼钩自动脱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脱钩回收装置,以解决蟹笼钩自动脱钩以及释放和回收蟹笼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蟹笼钩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蟹笼钩,包括:
笼钩组件,所述笼钩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中间环和底环、与所述中间环相连的活动杆,以及与所述底环相连的钩杆;在所述钩杆远离所述底环的端部绕设有一钩环;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中间环的端部适于插入钩环中以形成封闭的环形笼钩;
支承横板,所述活动杆适于穿过支承横板,且所述活动杆插入在所述支承横板内的部分与所述支承横板固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环与底环之间通过一连杆相连;
所述中间环、连杆、底环、活动杆、钩杆以及钩环均采用同一根钢筋弯折后一体成型;
所述连杆与所述钩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连杆与活动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钩环与所述钩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底环适于与蟹笼相连;
所述中间环和底环均为螺旋形结构以形成弹力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长度均小于钩杆和活动杆的长度;以及
所述活动杆的中部与所述支承横板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横板包括适于配接的公横板和母横板;
所述公横板朝向母横板的端面设有一T形凸起部;
所述T形凸起部包括基部的中部垂直相连的翼部;在所述翼部远离所述基部的端部设有一防脱凸柱;所述T形凸起部与防脱凸柱背离所述公横板的端面齐平共面;
所述活动杆适于围绕所述翼部,即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公横板相连的部分形成一U形绕体;
所述母横板朝向公横板的端面开设有适于容纳所述T形凸起部和防脱凸柱和凹陷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脱凸柱背离所述公横板的端部的直径大于该防脱凸柱与所述翼部相连的端部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钩回收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脱钩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于所述支撑架内的翻板机构、蟹笼牵引机构和蟹笼脱钩机构;
所述蟹笼牵引机构包括主牵引绳和设于所述主牵引绳上的间隔分布的若干个牵引环;所述牵引环适于穿过所述的蟹笼钩的环形笼钩以提拉所述蟹笼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5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