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提供水力梯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6214.4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5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拓;卜安琪;李智超;王治力;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槽 塑料管 混凝土试件 水力梯度 塑料板 环氧树脂 空心金属杆 底部连通 渗透装置 塑料细管 自动提供 进水口 带孔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硅橡胶密封 人工看护 下端开口 金属管 放水 螺孔 正对 连通 水管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提供水力梯度的装置,包括底座;大储水槽,所述大储水槽设置在装置的顶部且大储水槽底部通过带孔空心金属杆与底座固定连接;小储水槽,所述大储水槽底部连通有塑料细管,且该塑料细管下端开口正对小储水槽上部,所述小储水槽通过金属管与带孔空心金属杆之间固定连接;渗透装置,所述渗透装置包括塑料板、塑料管和混凝土试件,所述塑料管下方连接有侧面用硅橡胶密封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用环氧树脂粘在塑料管上,塑料管通过环氧树脂粘在塑料板上;所述塑料板上开有进水口和放水螺孔;所述进水口一端通过水管与小储水槽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塑料管连通。能够全自动的提供水力梯度,在实现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看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梯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提供水力梯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土的渗透性的研究是土力学和岩土工程邻域的一个重要和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水利、建筑、采矿、交通、石油、农业等。水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称为渗流,渗流会引起土体的渗透变形,直接对土工建筑物和地基的稳定与安全造成影响,研究土的渗透性是极其重要的。渗透系数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性的一个指标,准确测定真实环境中土的渗透系数能更好的判断土的渗透性,对渗透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测定混凝土渗透系数过程中如何长期给水工混凝土试件提供高水利梯度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设备结构复杂,需要人工看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提供水力梯度的装置,能够全自动的提供水力梯度,在实现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看护,能够在混凝土试件表面提供不同水头高度的水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提供水力梯度的装置,包括
底座;
大储水槽,所述大储水槽设置在装置的顶部且大储水槽底部通过带孔空心金属杆与底座固定连接;
小储水槽,所述大储水槽底部连通有塑料细管,且该塑料细管下端开口正对小储水槽上部,所述小储水槽通过金属管与带孔空心金属杆之间固定连接;
渗透装置,所述渗透装置包括塑料板、塑料管和混凝土试件,所述塑料管下方连接有侧面用硅橡胶密封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用环氧树脂粘在塑料管上,塑料管通过环氧树脂粘在塑料板上;所述塑料板上开有进水口和放水螺孔;所述进水口一端通过水管与小储水槽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塑料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塑料板横向放置在塑料管上表面且呈倒“T”形状,其中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塑料板中部,所述放水螺孔设置在塑料板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小储水槽设置有多个,多个小储水槽可放置于不同竖直高度;所述塑料细管可倾斜设置在大储水槽与小储水槽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带孔空心金属杆设置的个数和位置与小储水槽的个数和位置相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带孔空心金属杆上端与大储水槽底部连接处为封闭设计,且大储水槽通过该连接处对塑料细管供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混凝土试件侧面用硅橡胶密封,并用环氧树脂粘在塑料管上,塑料管则用环氧树脂粘在塑料板上。试件上方塑料板设置一进水口和一放水螺孔,进水口由水管连接到放置于不同高度的小储水槽,储水槽与金属管连接并插入带孔金属杆中,作加固处理。上方的大储水槽3通过下方的塑料细管以一定的速率向下滴水,使小储水槽始终处于满水状态,这时试件上表面就承受相应高度的小储水槽水压。
能够全自动的提供水力梯度,在实现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看护,能够在混凝土试件表面提供不同水头高度的水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6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自补水的土壤降雨入渗自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岩石试样渗流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