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板的斜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6631.9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苏丕星;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铝新材料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撑杆 钩设 挂设 斜撑装置 背楞 铰接连接 顶撑杆 可拆卸 底座 本实用新型 长度可调节 发生位置 横向间隔 竖直状态 可调节 外侧面 顶撑 铰接 松动 转动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的斜撑装置,模板的外侧面横向间隔固定有多个背楞,斜撑装置包括:可拆卸地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可拆卸地固定于对应的背楞的至少两个挂设结构;以及至少两个长度可调节的斜撑杆,斜撑杆的一端铰接于底座,斜撑杆的另一端设有钩设结构,钩设结构包括位置可调节的顶撑杆,通过将钩设结构钩设于对应的挂设结构,且顶撑杆顶撑于挂设结构,从而钩设结构和挂设结构固定连接。将钩设结构和挂设结构固定连接,防止斜撑杆的一端和模板的背楞发生位置的移动解决现有技术中斜撑杆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时,且铰接连接不够牢固而发生松动的情况下,斜撑杆的两端可能同时发生转动难以保证模板处于竖直状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模板的斜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建、管廊、隧道等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钢模板、木模板、铝合金模板来浇筑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模板受到混凝土的冲击力而难以保证模板一直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也无法保证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墙体的垂平度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在中国专利CN 206495503 U中公开了铝模板斜撑装置,公开了采用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支设于铝模板和地面之间,第一斜撑杆的一端部和铝模板的背楞铰接连接,第一斜撑杆的另一端部和地面的底座也铰接连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斜撑杆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从而在铰接连接的结构不够牢固、发生松动的情况下,第一斜撑杆的两端可能同时发生转动,从而难以保证模板一直处于竖直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板的斜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模板一直处于竖直状态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板的斜撑装置,模板的外侧面横向间隔固定有多个背楞,所述斜撑装置包括:
可拆卸地固定于地面的底座;
可拆卸地固定于对应的所述背楞的至少两个挂设结构;以及
至少两个长度可调节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设有钩设结构,所述钩设结构包括位置可调节的顶撑杆,通过将所述钩设结构钩设于对应的所述挂设结构,且所述顶撑杆顶撑于所述挂设结构,从而所述钩设结构和所述挂设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模板的斜撑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模板的斜撑装置通过采用多个斜撑杆对模板进行支撑,以将模板竖直支设,从而保证浇筑形成的墙体的垂直度。通过将斜撑杆的一端和模板的背楞钩设连接,将斜撑杆的另一端和固定于地面的底座铰接连接,在调节好斜撑杆的倾斜的位置使得模板保持竖直状态之后,通过将顶撑杆顶撑于所述挂设结构,从而将所述钩设结构和所述挂设结构固定连接,防止斜撑杆的一端和模板的背楞发生位置的移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斜撑杆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时,且铰接连接不够牢固而发生松动的情况下,斜撑杆的两端可能同时发生转动,从而难以保证模板一直处于竖直状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模板的斜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挂设结构包括:
夹设于所述模板和所述背楞之间、且贴设固定于所述背楞的连接板;
垂直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且凸伸出所述背楞的套管,所述套管设有内螺纹;
螺合连接于所述套管的螺杆;
固定于所述螺杆端部的环体;以及
套设于所述螺杆的垫板,通过调节所述螺杆至所述垫板压设于所述背楞,从而实现所述挂设结构固定于所述背楞。
本实用新型模板的斜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挂设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背楞,从而限制所述连接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铝新材料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铝新材料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66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