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任意轴线变径复杂弯管内外表面磁力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7529.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华;白龙;崔维启;张超智;滕琳琳;王宠;刘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31/00;B24B31/112;B24B47/12;B24B49/00;B24B49/12;B24B51/00;B24B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导向 内外表面 弯管 升降 磁力研磨装置 小车 变径 工件内外表面 研磨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 麦克纳姆轮 驱动 磁性磨料 抛光效果 伺服电机 研磨平台 移动 去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间任意轴线变径复杂弯管内外表面磁力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平台、移动旋转部分、升降部分、全方位轨迹导向小车,全方位轨迹导向小车顶部与升降部分连接,移动旋转部分设置在升降部分上;全方位轨迹导向小车由四个伺服电机分别驱动的麦克纳姆轮驱动。优点是:通过研磨抛光装置使磁性磨料在工件内外表面上,实现对空间复杂弯管内外表面材料的同时去除,并达到抛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规则弯管内外表面磁力光整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空间任意轴线变径复杂弯管内外表面磁力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和深海探测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为适应机械内部复杂狭小空间满足使用需求,采用占空率小的不规则空间弯管,但由于弯管形状非常复杂,传统加工工艺难以保证零件内外表面质量达到精加工要求,在其弯曲内表面处会产生褶皱、凹坑以及微裂纹扩展,且由于内腔表面粗糙不平,导致当液体或气体流过时,会产生湍流、振动且易腐蚀,使弯管机械性能下降,导致机器工作不稳定,效率下降。
在传统不规则空间弯管内外壁加工中,通常运用机械手拖动旋转磁极对空间弯管进行磨削加工,对于直径不同的弯管还需要根据其直径尺寸专门制造夹具和磁极组,且内外弯管的研磨不能同步,必须独立进行,并且由于机械手受臂长所限导致作业区固定从而使加工弯管尺寸范围受到局限,加大了加工成本,并耗费加工时间,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198961.9,提供的一种直管内外同步抛光的磁力研磨装置,虽然能实现工件内外表面的同步研磨,但不能实现任意轴线的弯管研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任意轴线变径复杂弯管内外表面磁力研磨装置,解决空间弯管内外表面不能同步加工,研磨平台不可调节,加工区域受限等问题,有效去除空间复杂变径弯管内外表面毛刺,提高光洁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空间任意轴线变径复杂弯管内外表面磁力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平台、移动旋转部分、升降部分、全方位轨迹导向小车,研磨平台与移动旋转部分活动连接,全方位轨迹导向小车顶部与升降部分连接,移动旋转部分设置在升降部分上;
全方位轨迹导向小车由四个伺服电机分别驱动的麦克纳姆轮驱动;
研磨平台包括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步进电机三、抛光体、抛光体外圈支架、抛光体外圈、抛光体支架、导向轴一、导向轴二、导向轴三、内表面研磨磁极架、内表面研磨磁极、内表面研磨聚磁头、外表面研磨磁极架、外表面研磨磁极、外表面研磨聚磁头、固定块、直线丝杠步进电机、编码器、丝杠螺母支架、同步带轮一、同步带轮二、同步带轮三、同步带轮四、同步带轮五、同步带、轴承一、轴承二、轴承三、轴承座一、轴承座二、轴承座三、红外测距传感器;抛光体固定在抛光体支架上,抛光体、抛光体外圈、抛光体外圈支架由内而外通过螺栓固定,抛光体外圈支架两侧分别固定有导向轴一、导向轴二,导向轴一、导向轴二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在抛光体支架的轴承座一、轴承座二内;抛光体的两侧外端面分别设有内表面研磨部、外表面研磨部;内表面研磨部端部磁性连接有内表面研磨聚磁头;外表面研磨部端部磁性连接有外表面研磨聚磁头;
内表面研磨部与外表面研磨部结构相同,均包括表面研磨磁极架、表面研磨磁极、直线丝杠步进电机,表面研磨磁极架一端与直线丝杠步进电机连接,另一端与表面研磨磁极固定,表面研磨磁极与内表面研磨聚磁头或外表面研磨聚磁头磁性连接;抛光体两侧外端面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用于监测表面研磨磁极架的位置;
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步进电机三分别固定在抛光体支架的两侧及底部;
步进电机一驱动同步带轮一,同步带轮一经皮带传动到同步带轮二,与同步带轮二固定的导向轴二带动抛光体外圈支架沿导向轴一、导向轴二的中心轴转动;
步进电机二旋转驱动同步带轮三,同步带轮三经与抛光体外圈连接的同步带,进而带动抛光体自身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7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