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品机的一种自动泡茶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8117.9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忠华;商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20 | 分类号: | A47J31/2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茶 泡茶容器 酿制 内腔 饮品机 外腔 上端 茶渣 防溢 上盖 茶水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高性价比 功能产品 虹吸作用 竞争优势 器具结构 腔内压力 热胀冷缩 细微缝隙 孔打开 热水管 外腔壁 盖合 相套 接通 | ||
饮品机的一种自动泡茶容器,包括饮品机、热水管和泡茶容器,泡茶容器包括泡茶酿制内腔和与泡茶酿制内腔相套合的外腔,所述泡茶酿制内腔底部设过滤器,所述外腔底部中间设一内径为所述外腔内径的0.02~0.03倍的出茶水孔,所述泡茶酿制内腔上端设茶渣防溢中盖,所述茶渣防溢中盖上端与热水接通的上盖相互盖合。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内、外腔壁之间缝隙和上盖与中盖接触的细微缝隙在热胀冷缩时,腔内压力变化发生虹吸作用,使细小出茶水孔打开或关闭,模拟自动泡茶的方式,达到人工泡茶的茶汤口感,使器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与同样功能产品相比有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容器,特别是一种可以模拟人工泡茶方式的饮品机自动泡茶容器。
背景技术
人工泡茶都是把水注入带茶的容器后浸泡一定时间,再进行饮用。现有的泡茶装置一般都是往茶斗的茶叶里注水的时候茶水出水口也同时向外流出茶汤,缺少浸泡过程,使得茶汤的口感不佳。还有是往带茶的容器里注完水浸泡一定时间后再把盛茶壶插入带茶的容器下面,并打开放水开关,使茶汤流入盛茶壶里,这种方式虽然茶汤口感可以但是操作比较麻烦。还有高端机型各方面功能都可以到达要求,但是成本太高,它的饮品酿制腔出水口为了排水顺畅直径一般都大于5mm,为了模拟人工泡茶的浸泡过程就在出水口处设置电磁阀及其驱动装置控制出水口的开或关,如CN201220046974.X是在出水口设密封盖用拉杆和弹簧打开,增加了许多成本,不适合中国的大众消费市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模拟人工泡茶方式的自动泡茶容器,用本泡茶容器代替本公司生产的饮品机中的饮品酿制腔,即可成为一种模拟人工泡茶方式的泡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设计方案是:饮品机的一种自动泡茶容器,包括饮品机、热水管和泡茶容器,其特征是泡茶容器包括泡茶酿制内腔和与泡茶酿制内腔相套合的外腔,所述泡茶酿制内腔底部设过滤器,所述外腔底部中间设一内径为所述外腔内径的0.02~0.03倍的出茶水孔,所述泡茶酿制内腔上端设茶渣防溢中盖,所述茶渣防溢中盖上端与热水接通的上盖相互盖合。
所述外腔内径为40~50mm时,所述出茶水孔为0.8~1.5mm。
所述饮品机还包括设有控制加热器、空气泵和水泵工作的程序控制器。
所述饮品机中的注水工作程序需根据泡茶容器的特性进行设定:注水X秒、暂停X秒……、断续循环至注水完毕,再吹气5-10秒,注水和暂停时间以及水温可以根据不同茶品的特征进行设置。
泡茶酿制内腔底部设有过滤网、上端面设茶渣防溢中盖、中盖上面设有通过注水针的上盖,注水针通过热水管与饮品机的热水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内、外腔壁之间缝隙和上盖与中盖接触的细微缝隙在热胀冷缩时,腔内压力变化发生虹吸作用,使细小出茶水孔打开或关闭,模拟自动泡茶的方式,达到人工泡茶的茶汤口感,使器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与同样功能产品相比有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泡茶容器的爆炸图。
图2为自动泡茶容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为采用本泡茶容器代替本公司生产的饮品机中的饮品酿制腔,成为一种可以模拟人工泡茶方式的泡茶装置。
参考附图1和2对自动泡茶容器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8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