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8395.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0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庆江;柏龙灏;曾建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文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电路板 金属孔 底座 电路板检测 工装 针头 本实用新型 电路板安装 雷达天线板 程序检测 人力物力 安装位 线缆 焊接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上布设有电路板安装位和雷达天线板安装位,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探针,探针的针头与电路板的金属孔对应布置,若干探针尾端的线缆分别与电源和程序检测设备对应相连。在线路与电路板的金属孔焊接前,将探针的针头与电路板的金属孔接触,工人操作方便,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雷达电路板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雷达包括电路板和雷达天线,如图1所示,电路板1与雷达天线板4通过线缆5连接,电路板1上的微处理器6要录入程序,在录入程序前,需要将两根电源线以及多根数据线与电路板1上对应有金属孔2焊接后,电源线向电路板1供电,然后通过数据线向微处理器6录入程序,若电路板损伤或其它原因导致录入的程序无法正常运行,则电路板无法使用,造成电源线和数据线与电路板上金属孔大量焊接的工作白费,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因此,如何在线路焊接前就能够录入并检测出程序能否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录入的程序能否正常运行的电路板检测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路板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上布设有电路板安装位和雷达天线板安装位,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探针,探针的针头与电路板的金属孔对应布置,若干探针尾端的线缆分别与电源和程序检测设备对应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在线路与电路板的金属孔焊接前,将探针的针头与电路板的金属孔接触,电源通过探针向电路板供电,程序检测设备先向微处理器录入程序之后,雷达天线板工作,发出后接收反射回来的雷达波,程序检测设备得到经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判定此数据是否与真实值一致,完成程序能否正常运行的检测,工人操作方便,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路板与雷达天线板通过线缆相连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路板置于检测工装的示意图;
图4为电路板与雷达天线板置于检测工装的示意图;
图5为电路板与雷达天线板置于检测工装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路板检测工装,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布设有电路板1安装位和雷达天线板4安装位,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若干探针20,探针20的针头与电路板1的金属孔2对应布置,若干探针20尾端的线缆分别与电源和程序检测设备对应相连。
在线路与电路板1的金属孔2焊接前,电路板1置于工装上的安装位,此时探针20的针头与电路板1的金属孔2接触,电源通过探针20向电路板1供电,程序检测设备先向微处理器6录入程序之后,雷达天线板4工作,发出后接收反射回来的雷达波,程序检测设备得到经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判定此数据是否与真实值一致,完成程序能否正常运行的检测,工人操作方便,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底座10上设置有定位柱30,至少两个定位柱30与电路板1上的连接孔3对应布置构成电路板1安装位。直接将电路板1的连接孔3与定位柱30对应穿连,即可完成电路板1的安装,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0包括板面水平且间隔布置的上、下板11、12,所述定位柱30为螺栓的螺杆自下板12竖直穿出至上板11上形成的穿出段31。定位柱30布设方便。
为了确保电路板1布设稳妥,设置四个定位柱30分别与电路板1四个角部处的连接孔3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文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文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8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