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淋式煮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1645.X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8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多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06;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盘 喷淋罩 茶滤 喷淋管 壶身 喷淋组件 喷淋式 煮茶器 上盖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空腔形成 使用寿命 相邻支脚 进水槽 喷淋室 干烧 支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淋式煮茶器,它包括壶身、发热盘、底座、上盖,上盖放置在壶身上,壶身放置在底座上,发热盘安装在壶身的底部,主要技术特征是它还包括茶滤喷淋组件,茶滤喷淋组件包含茶滤、喷淋管、喷淋罩,茶滤安装在喷淋管的顶部,喷淋罩安装在喷淋管的底部,喷淋罩位于发热盘上部,喷淋罩与发热盘之间的空腔形成喷淋室,主要技术特征是喷淋罩的底部设有两个以上支脚,相邻支脚之间的缺口形成进水槽。具有能有效避免出现发热盘干烧现象,进而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淋式煮茶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喷淋式煮茶器,喷淋罩的底部完全与发热盘接触,致使喷淋罩与发热盘的接触面积较大,而喷淋罩上设置漏水孔,漏水孔的进水面积通常太小,较易造成漏水不及时,易出现发热盘干烧现象,为克服上述缺陷,对喷淋式煮茶器做出了一定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喷淋式煮茶器,它能有效避免出现发热盘干烧现象,有利于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淋式煮茶器,壶身、发热盘、底座、上盖,上盖放置在壶身上,壶身放置在底座上,发热盘安装在壶身的底部,它还包括茶滤喷淋组件,茶滤喷淋组件包含茶滤、喷淋管、喷淋罩,茶滤安装在喷淋管的顶部,喷淋罩安装在喷淋管的底部,喷淋罩位于发热盘上部,喷淋罩与发热盘之间的空腔形成喷淋室,喷淋罩的底部设有两个以上支脚,相邻支脚之间的缺口形成进水槽。
茶滤的上部设有翻边,茶滤喷淋组件通过翻边挂在壶身的壶口处。
支脚放置在发热盘的顶部上。
茶滤上设有喷淋导管,喷淋导管为上小下大锥形管,喷淋管上部从喷淋导管处穿过。
茶滤的侧壁设有定位片,定位片卡接在壶身的壶口下方的内壁处。
喷淋导管的顶部设有喷淋挡片,喷淋挡片的水平横截面积大于喷淋管的水平横截面积。
茶滤边缘设有提手。
喷淋管的顶部与喷淋挡片的底部的距离为2-50mm。
喷淋管的顶部与喷淋挡片的底部的距离为6-40mm。
喷淋管的顶部与喷淋挡片的底部的距离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上盖放置在壶身上,壶身放置在底座上,发热盘安装在壶身的底部,它还包括茶滤喷淋组件,茶滤喷淋组件包含茶滤、喷淋管、喷淋罩,茶滤安装在喷淋管的顶部,喷淋罩安装在喷淋管的底部,喷淋罩位于发热盘上部,喷淋罩与发热盘之间的空腔形成喷淋室,喷淋罩的底部设有两个以上支脚,相邻支脚之间的缺口形成进水槽,支脚放置在发热盘的顶部上,支脚的设置,使喷淋罩与发热盘的接触面积较小,同时由于进水槽的进水面积大于现有技术中的进水孔的面积,故它能有效避免出现发热盘干烧现象,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及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茶滤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多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多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1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