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桩接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3097.4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文;吴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桩 底节钢管 连接板 限位板 顶节 连接结构 上端管口 竖向焊接 上端 多块 接长 本实用新型 边缘焊接 管口外壁 竖向连接 下端管口 下端外壁 口内壁 上端管 插装 卡口 下端 焊接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桩接长连接结构,包括竖向连接的底节钢管桩和顶节钢管桩,环绕底节钢管桩的上端管口内壁竖向焊接多块均匀分布的限位板,在管口外壁竖向焊接多块与限位板对应的连接板,所述限位板和连接板的上端均高出底节钢管桩上端管口边缘,每块限位板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板之间形成一卡口,所述顶节钢管桩的下端插装在底节钢管桩上端的限位板和连接板之间的卡口内,顶节钢管桩的下端管口边缘与底节钢管桩的上端管口边缘焊接,所述连接板与顶节钢管桩的下端外壁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桩支撑结构物所用的钢管桩结构,具体涉及多根钢管桩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管桩为工程施工时常用支撑材料,因其竖向承载力大,常用于水中结构、现浇梁,0#块等施工中。钢管桩的长度一般是固定的,但在现场施工,钢管桩需要的长度并不固定,当需要的较长时,要将两根或多根钢管桩纵向连接。钢管桩的连接方式有法兰盘连接和焊接。法兰盘连接需要在加工场预先加工多种长度和截面尺寸的钢管桩,成本较高,因此多数情况下是在施工现场根据需要用钢板现场卷制钢管桩,钢管桩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但现场焊接存在的问题是钢管桩间对接时不宜定位,壁板对接不准确,无法保证接长质量,影响钢管桩竖向受力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钢管桩间焊接时定位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管桩接长连接结构,能在两根钢管桩接长时快速准确定位,保证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管桩接长连接结构,包括竖向连接的底节钢管桩和顶节钢管桩,其特征在于:环绕底节钢管桩的上端管口内壁竖向焊接多块均匀分布的限位板,在管口外壁竖向焊接多块与限位板对应的连接板,所述限位板和连接板的上端均高出底节钢管桩上端管口边缘,每块限位板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板之间形成一卡口,所述顶节钢管桩的下端插装在底节钢管桩上端的限位板和连接板之间的卡口内,顶节钢管桩的下端管口边缘与底节钢管桩的上端管口边缘焊接,所述连接板与顶节钢管桩的下端外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节钢管桩上端焊接连接钢板和限位钢板,能很好的解决常规焊接连接存在的问题,无需人工辅助定位,将顶节钢管桩插入底节钢管桩上端连接钢板和限位钢板形成的卡口中即可准确定位,焊接速度快,效率高,能保证钢管桩接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节钢管桩的上端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节钢管桩的上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节钢管桩与下端钢管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竖向连接的底节钢管桩和顶节钢管桩,如图1、图2所示,环绕底节钢管桩1的上端管口内壁竖向焊接多块均匀分布的限位板2,在管口外壁竖向焊接多块与限位板对应的连接板3,所述限位板2和连接板3的上端均高出底节钢管桩1上端管口边缘,使每块限位板2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板3之间形成一卡口4;如图3所示,所述顶节钢管桩5的下端插装在底节钢管桩上端的限位板2和连接板3之间的卡口4内,顶节钢管桩5的下端管口边缘与底节钢管桩1的上端管口边缘焊接,所述连接板3与顶节钢管桩5的下端外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底节钢管桩时,预先在底节钢管桩上端管口内外壁焊接限位板和连接板,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后底节钢管桩后,吊装顶节钢管桩至底节钢管桩正上方,沿限位板和连接板间的卡口缓慢下放顶节钢管桩,下放到顶节杆钢管桩下端管口边缘与底节钢管桩上端管口边缘接触,即实现钢管桩的准确定位。将两钢管桩相互接触的管口边缘焊接,将连接钢板与顶节钢管桩外壁焊接,即完成两钢管桩间的连接。为便于顶节钢管桩5下放,可将限位板2的顶边21设置成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斜边,使连接板和限位板之间的卡口4上端扩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3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