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装焦炉桥管与水封阀体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3099.3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文;宋斌;何刚;张赟;陈泳龙;张凯;胡灿枫;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封阀体 桥管 间隙密封结构 焦炉 顶装 本实用新型 密封结构 密封层 密封效果 生产过程 焦化炉 套接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炉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持久的实现顶装焦炉桥管与水封阀体之间密封效果的顶装焦炉桥管与水封阀体的密封结构,包括桥管与水封阀体,所述水封阀体套接于桥管内,所述水封阀体与桥管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间隙密封结构,所述间隙密封结构表层设置有密封层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间隙密封结构表层设置密封层结构,这样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效果,更是保护了间隙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寿命。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顶装焦炉的生产过程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炉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顶装焦炉桥管与水封阀体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顶装焦炉的配合煤在炭化室经过高温干馏产生的荒煤气经上升管、桥管、水封阀体、集气管、吸气管输送到回收工序进行净化处理。上升管直接与炭化室相连,由钢板焊接或铸造而成,内部衬以耐火砖;桥管为铸铁(或铸钢)弯管,桥管上设有氨水喷嘴,水封阀体靠水封翻板及其上的喷洒氨水形成水封,切断上升管与集气管的连接翻板,打开时上升管与集气管联通。
由炭化室进人上升管的荒煤气温度高达700℃左右,经桥管处连续不断地喷洒氨水(氨水温度约75℃,由于氨水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煤气温度迅速下降至80-100℃,并使大部分(约70%)焦油冷凝下来;喷洒的氨水循环使用,其蒸发量约占喷洒量的2%-4%,余下的氨水和焦油流至回收作业区经分离、澄清,并补充氨水后,由循环氨水泵打回焦炉。
荒煤气导出设备中的上升管、桥管等经过受热膨胀,总体向上抬升约5-10公分,会导致上升管与水封阀体之间的承插部位填料松动,出现间隙不均或者桥管下插的深度不够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导致承插口冒烟、漏焦油、氨水的主要原因。因该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顶装焦炉的环境恶化和能源浪费。
传统针对承插口串漏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将粘有石棉绳的水玻璃对冒焦油的承插口进行密封,密封完闭后,桥管承插口上部用配制精矿粉,沥青填塞平整;或者是用粘有石棉绳的磷酸火泥对冒焦油的承插口进行密封,密封完闭后,再进行磷酸火泥灌浆。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难以使用太久,处理的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持久的实现顶装焦炉桥管与水封阀体之间密封效果的顶装焦炉桥管与水封阀体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顶装焦炉桥管与水封阀体的密封结构,包括桥管与水封阀体,所述水封阀体套接于桥管内,所述水封阀体与桥管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间隙密封结构,所述间隙密封结构表层设置有密封层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间隙密封结构的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间隙密封结构为石棉绳。
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层结构为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桥管为圆管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封阀体为圆管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桥管的中心轴线与水封阀体的中心轴线为同轴布置。
进一步的是,间隙密封结构完全设置于水封阀体与桥管之间的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生产时,水封阀体与桥管之间的间隙首先通过间隙密封结构进行密封。但是,由于本结构的工作环境是高压、高温的环境,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仅仅是间隙密封结构进行密封是不能满足密封需求的。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在间隙密封结构表层设置密封层结构,这样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效果,更是保护了间隙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寿命。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顶装焦炉的生产过程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桥管1、水封阀体2、密封层结构3、间隙密封结构4、间隙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3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壳碳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