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尖为剑锋形状的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5529.5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7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昌;李笑男;陈新华;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茂昌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尖 针柄 毫针 针灸针 刺入 针刺 针身 闭合性松解术 本实用新型 紧密缠绕 局部病变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一体制成 减压 创伤性 非手术 金属丝 切口面 疼痛感 开刃 深部 松解 切割 剥离 皮肤 尖锐 | ||
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尖为剑锋形状的针灸针,主要由针尖、针身和针柄三部分组成;其中,针尖为剑锋,两侧开刃末端尖锐,针身为圆形和针锋针柄一体制成,针柄为针身紧密缠绕金属丝构成。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非手术方法的闭合性松解术,使用时刺入皮肤的切口面如毫针针刺,创伤性极小,疼痛感很轻微,刺入局部病变深部时通过针锋两侧刃面对黏连组织的切割剥离以松解减压解除黏连,还可以在相应部位进行毫针针刺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尖为剑锋形状的针灸针,是对现有的针灸尖的针头形状的改进,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针刀,该疗法通过对软组织松解使周围神经卡压所引起的疼痛达到减轻或者治疗的目的。但针刀的针头前段为逐渐扁平形成楔形铲状,此针头对人体组织造成一定的医疗创伤,并且容易切割动脉或神经,危险系数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尖为剑锋形状的针灸针,在达到松解肌肉或筋膜目的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皮肤及神经或动脉的过度损伤,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安全系数,减轻患者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针尖为剑锋的针灸针,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主要由针尖、针身和针柄三部分组成;其中,针尖为剑锋形状,两侧为开刃末端尖锐,针身为圆形和针锋针柄一体制成,针柄为针身紧密缠绕金属丝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非手术方法的闭合性松解术,使用时刺入皮肤的切口面如毫针针刺,创伤性极小,疼痛感很轻微,刺入局部病变深部时通过针锋两侧刃面对黏连组织的切割剥离以松解减压解除黏连,还可以在相应部位进行毫针针刺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针尖采用剑锋形状,实现了无痛进针法对深层的局部病变进行剥离松解,既避免了对患者造成的不必要损伤,又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同时又可以完成局部麻醉法来阻断神经痛觉传导,疼痛轻微,不需要局部麻醉即可进行深层病变的松解剥离和疏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中,1、针尖;2、针身;3、针柄。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针尖1、针身2、针柄3三部分组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的针尖1为剑锋形状,两侧为开刃末端尖锐;针身2为圆形,两端分别为针尖1和针柄3;针柄3为针身紧密缠绕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非手术方法的闭合性松解术,其操作主要特点在于刺入皮肤时,切口面如毫针针刺,创伤性极小,疼痛感很轻微,刺入局部病变深部时通过针锋两侧刃面对黏连组织的切割剥离以松解减压解除黏连,还可以在相应部位进行毫针针刺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茂昌,未经李茂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5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