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5974.1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蒋铮;尹华军;朱晓敏;刘庆;赵文强;刘冬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王海文;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进样器 针管 分支管 同位素示踪剂 塑料接头 土壤 针孔 同位素标记 营养液 实验用 针管尖 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 营养液输入 传输 移动 皮套 推送 外周 周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该多孔进样器用于将同位素示踪剂溶液或者营养液注入到土壤中,该多孔进样器包括塑料接头、分支管、移动皮套、针管和针管尖;塑料接头与分支管连接,分支管与针管连接,针管尖设置在针管的末端,移动皮套套设在针管的外周面上;塑料接头用于连接一注射器,以将注射器推送的同位素示踪剂溶液或者营养液输入到多孔进样器中,并依次通过分支管和针管传输,针管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针孔,同位素示踪剂溶液或者营养液传输到针管后,从针孔注入到土壤中,该多孔进样器具有可靠性高、价格便宜、土壤适用范围广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与生态环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同位素标记实验用多孔进样器。
背景技术
同位素(isotope)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者不同质量分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数,其主要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这两种形态。同位素示踪法是指利用同位素或者其化合物指示和追踪相应元素和化合物在生物体及其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积累过程的方法。目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echniques,SIT)作为一种新兴的标记示踪技术,其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与生态环境等领域中。其中,N元素由于其自身在土壤介质和植物内部的广泛存在性,采用其稳定性同位素15N作为示踪元素能够获得良好的示踪效果,如通过低丰度的15N标记的尿素或者硝酸铵等无机盐作为肥料示踪剂,能够分析土壤的肥力和养分状态,还有通过向土壤注射单标的15NH4Cl或者K15NO3溶液,能够追踪植物对铵态氮或者硝态氮等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情况。可见,稳定性同位素作为一种非放射性和非破坏性的示踪剂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中,其具有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和干扰性小等优点,同时突破了传统技术无法定量地示踪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转移的局限性,其极大地促进农林和生态环境研究朝微观方向的发展。
虽然,同位素标记示踪技术具有上述提及的众多优点,但是在实际标记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操作难度,其主要在于如何实现将同位素示踪剂准确均匀地注射到土壤中,以保证目标植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均匀接收外来同位素,从而有利于土壤中植物根系对于同位素的均匀吸收和利用。针对上述实际需求,如现有技术对应的图1所示,在早期操作研究中,人们都是采用普通注射器进行多点注射的方式来实现同位素示踪剂的注入,该方式具体操作为,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土壤中的每个注入点处,在缓慢注入进样溶液的同时匀速向上提针头,从而尽可能将溶液均匀注入到土壤的不同层面上,该操作方式步骤简单,实验器材价格便宜,但是溶液注入土壤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容易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5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