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及用于形成车身骨架的铝合金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7571.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2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轲;张胜;李帅飞;郭永升;胡智典;龚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露娟 |
地址: | 45006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槽 铝合金型材 紧固件 连接件 螺栓 车身骨架 螺母 开口 螺接配合 轴向延伸 插接端 穿入 嵌入 本实用新型 连接件组合 车辆制造 螺栓穿 穿孔 内饰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车辆及用于形成车身骨架的铝合金型材。车辆包括由铝合金型材及连接件组合形成的车身骨架和设置在车身骨架上的内饰,铝合金型材上设置有沿着铝合金型材轴向延伸布置的连接件容纳槽,连接件的插接端嵌入到连接件容纳槽内,连接件的插接端上开设有供螺栓穿入的穿孔;铝合金型材上还设置有沿着铝合金型材轴向延伸布置的紧固件容纳槽,连接件容纳槽与紧固件容纳槽之间设置有连通彼此的开口,紧固件容纳槽内设置有螺母,螺栓通过开口穿入到紧固件容纳槽内与螺母螺接配合;或是紧固件容纳槽内设置有螺栓,螺栓的头部嵌入在紧固件容纳槽内,螺栓通过开口穿入到连接件容纳槽内与螺母螺接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及用于形成车身骨架的铝合金型材。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身骨架一般是由薄壁杆件及冲压板件组成的空间高次超静定结构,其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在车身骨架的外侧装配上蒙皮则形成了车辆的外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大约需要将70%的燃料消耗在带动车身运动上,而车辆自重降低10%的重量,燃油效率就可以提高7%-8%,所以,车身的轻量化对降低车辆能耗有着重要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轻金属之称的铝合金由于其质轻、比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等优点而成为了制作车身骨架的首选材料。但是铝合金车身骨架对其结构强度、刚度、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要求都很高,尤其是铝合金车身骨架的结构及连接强度决定了整车的综合强度性能。目前对铝合金车身骨架进行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和铆接,对于焊接来讲,构成铝合金车身骨架的铝合金型材较薄,焊接强度不够高,在焊接时容易变形,除了非主受力构件可以采用焊接外,主受力构件大都不允许直接采用焊接连接,并且铝合金型材在焊接时会降低连接处的机械性能,影响车身骨架的安全性,所以一般都采用铆接。
授权公告号为CN102211615B,授权公告日为2013.11.1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结构及其型材,该型材为铝合金型材,可用于全承载式车身结构,能减轻车身重量。这种车身结构包括底盘桁架、四围骨架和顶拱骨架,四围骨架是由立柱与横梁铆接形成的格栅式铝合金骨架,而立柱与横梁之间是采用L形角码连接的,具体采用了将横梁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两根立柱之间,并使用L形角码的两个边分别与立柱及横梁铆接,横梁的横截面为U形,L形角码的用于与横梁铆接的一边置于横梁的U形槽内,横梁的侧壁与立柱的翼部对齐并与车身内蒙皮铆接。
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作为连接横梁与立柱的连接件的L形角码,其一边是位于横梁的U形槽内,而另一边是直接贴设在立柱上,L形角码会在立柱的外表面凸出一部分,既不美观,也会影响后续在立柱上增加内饰或其他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车身骨架的铝合金型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铝合金型材的连接件外露而影响内饰件装配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铝合金型材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辆,包括由铝合金型材及连接件组合形成的车身骨架和设置在车身骨架上的内饰,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设置有沿着铝合金型材轴向延伸布置的连接件容纳槽,所述连接件的插接端嵌入到所述连接件容纳槽内,所述连接件的插接端上开设有供螺栓穿入的穿孔;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还设置有沿着铝合金型材轴向延伸布置的紧固件容纳槽,所述连接件容纳槽与紧固件容纳槽之间设置有连通彼此的开口,所述紧固件容纳槽内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栓通过开口穿入到紧固件容纳槽内与螺母螺接配合实现连接件与铝合金型材的固定连接;或是所述紧固件容纳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嵌入在紧固件容纳槽内,所述螺栓通过开口穿入到连接件容纳槽内与螺母螺接配合实现连接件与铝合金型材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7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棉机及其底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驾驶车整体车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