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8728.1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支援;林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67;G06F1/16;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指纹模组 感光芯片 滤光片 支架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镜筒 电路板固定 抵触连接 光学指纹 镜筒固定 镜筒内腔 累积公差 移动终端 装配过程 镜头 电连接 镜片 减小 贴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光学指纹模组包括:镜头、支架、滤光片、感光芯片和电路板,滤光片贴附于感光芯片的表面;感光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镜头包括镜筒和设置于镜筒内腔的多组镜片,镜筒与滤光片抵触连接;支架与电路板固定连接,且支架与镜筒固定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指纹模组减小了光学指纹模组在装配过程中Q值的累积公差,从而提升了光学指纹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移动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移动终端的体验也越来越高,生物识别技术也被应用到移动终端上。其中,指纹识别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在移动终端中被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全面屏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已经没有位置装配传统的按键式电容指纹模组,而光学指纹模组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缺陷。在光学指纹模组中,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器)屏幕正面发出光线,该光线被按压在屏幕上的手指反射,透过屏幕被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接收。由于指纹波峰波谷反射的光线强度有差异,从而可以拍到清晰的指纹纹理图片。
目前,摄像头模组中屏幕下的光学指纹模组镜头具有大视场角、低畸变(图像变形小)、大光圈、短焦距的光学特性。在光学指纹模组中,由于指纹模组的焦距特别短,Q值(镜头光阑面到感光芯片表面的距离)的公差变化对光学指纹性能影响较大;当Q值的公差为正,有限焦距不变时,P值(屏幕下表面到镜头光阑面的距离)减小,对焦面向屏幕结构面偏移,屏幕结构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转换函数,衡量照相机镜头画质表现的重要标准)上升,干扰加大影响识别率;当Q值的公差为负时,P值增大,屏幕结构处MTF下降,同时识别面的MTF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识别率降低。
现有的一体式光学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学指纹模组包括:电路板10、镜片50、收容并固定镜片的支架20、设置于电路板10上的感光芯片30、和位于镜片底部的滤光片40,镜片50和支架20为一体结构,电路板10和支架20之间填充有第一固定胶60,感光芯片30与电路板10之间填充有第二固定胶70,现有的光学指纹模组的Q值的公差=A+B+C+D+E,A为电路板的厚度公差,B为第一固定胶60的厚度公差,C为第二固定胶70的厚度公差,D为感光芯片30的厚度公差,E为镜片高度公差,由于现有的光学指纹模组的Q值的尺寸链公差较长,从而累积公差也较大,H为现有光学模组肩膀高度。为了降低Q值的累积公差,一般采用自动调焦AA作业或调焦工艺,但是,若采用自动调焦AA作业会增长光学指纹模组的成本;若采用调焦工艺,由于物距很短,调焦设备需要重新开发,开发的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光学指纹模组中镜头光阑面到感光芯片表面的距离累积公差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光学指纹模组,所述光学指纹模组包括:镜头、支架、滤光片、感光芯片和电路板,其中,
所述滤光片贴附于所述感光芯片的表面;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镜头包括镜筒和设置于所述镜筒内腔的多组镜片,所述镜筒与所述滤光片抵触连接;
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与所述镜筒固定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光学指纹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8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