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证Mark点加工轮廓清晰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0263.9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8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巫远华;盛伟军;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景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王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针 前模底板 前模仁 模具结构 点加工 优力胶 本实用新型 镁合金表面 镁合金 压伤 预压 清晰 模具技术领域 配合公差 后模仁 塑胶模 通配性 压力比 保证 模穴 披锋 嵌件 压住 磨损 干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保证Mark点加工轮廓清晰的模具结构,该能够保证Mark点加工轮廓清晰的模具结构包括后模仁、前模仁和安装在前模仁上的前模底板,所述前模仁上还设置有弹针,所述弹针靠近前模底板的一端带有肩,所述弹针通过前模底板固定在前模仁上,所述前模底板上与弹针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优力胶。本实用新型利用弹针端部的优力胶的弹性,将镁合金表面的预压设计在0.05mm,从而弥补了嵌件与塑胶模不同模穴配合公差波动而产生披锋或压伤,用弹针的优点如下:预压0.05mm时镁合金的表面强度还是强于优力胶,所以效果是压住了镁合金但是不会有明显压伤;通配性好;实际与镁合金表面的压力比直接干涉小很多,所以磨损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保证Mark点加工轮廓清晰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结构产品发展趋势都是追求料厚,性能及强度的极致,嵌件注塑工艺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当产能需求非常大时,带来的塑胶模具与嵌件的互配性需求就会非常高,比如手机件主板上盖,其中点胶探测面即Mark点位置的外观面要求就很高。
行业内传统的设计是Mark点位置注塑模具做镶件压住镁合金,一般注塑模具的模穴与镁合金的模穴数都会很多,如果对应模号去做配合量产性会不好。一般我们塑胶模具镶针高度公差带会在0.02mm,而镁合金本身厚度公差带会在0.05mm内,所以配合公差会在0.07,关于封胶:一般过压超过0.04mm会产生压印甚至开裂,间隙超过0.02mm会有披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保证Mark点加工轮廓清晰的模具结构,旨在提供一种既达到不压伤也达到无披锋的模具结构。
一种能够保证Mark点加工轮廓清晰的模具结构,包括后模仁、前模仁和安装在前模仁上的前模底板,所述前模仁上还设置有弹针,所述弹针靠近前模底板的一端带有肩,所述弹针通过前模底板固定在前模仁上,所述前模底板上与弹针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优力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模底板设置在前模仁上远离后模仁的一侧,并用过螺钉固定在前模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模底板上设置有圆形盲孔,所述优力胶为圆柱形并设置在所述的圆形盲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针的另一端设置有Mark点成型凸起,所述Mark点成型凸起在合模之后会顶到预先放置在模腔内的镁合金产品上,再进行注塑,在镁合金产品的外面包覆上塑胶产品,待塑胶产品冷却并开模后,塑胶产品上对应Mark点成型凸起的位置形成Mark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针与Mark点成型凸起为一体式不锈钢结构,通过车削加磨外圆制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形盲孔与优力胶干涉配合,深度为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之间设置有导柱进行开合模的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弹针端部的优力胶的弹性,将镁合金表面的预压设计在0.05mm,从而弥补了嵌件与塑胶模不同模穴配合公差波动而产生披锋或压伤,用弹针的优点如下:预压0.05mm时镁合金的表面强度还是强于优力胶,所以实际的效果是压住了镁合金但是不会有明显压伤;通配性好:只要镁合金波动在0.05内就可以通配;比原镶件的寿命会延长,实际与镁合金表面的压力比直接干涉小很多,所以磨损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保证Mark点加工轮廓清晰的模具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模仁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景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景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0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嵌件上料机构
- 下一篇:新型塑料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