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容器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0689.4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时;何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22 | 分类号: | B24C3/22;B24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6 | 代理人: | 胡志强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容器 除锈 承托结构 旋转台 除锈装置 承载压力容器 喷头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喷射方向 驱动旋转 中心轴线 进入口 可升降 内侧壁 抛丸机 承托 喷口 齐平 竖直 收缩 垂直 开口 伸出 室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除锈装置,除锈室的顶部设置有一使压力容器进入的开口;旋转台,设置于除锈室内且位于除锈室的底部,用以承载压力容器的底部,且使压力容器随着旋转台旋转;可升降的承托结构,用以从旋转台的中部伸出,使承托结构的顶部与进入口齐平,在承托结构的顶部承托压力容器的底部后,承托结构收缩下降使压力容器的底部处于旋转台上;抛丸机的喷口,设置于除锈室的内侧壁上,喷头的喷射方向与旋转台的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相垂直。其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压力容器的侧面进行驱动旋转存在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容器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在喷油漆之前需要进行除锈处理,压力容器一般体型较大且两端形状是规则的,在对其进行除锈操作时,压力容器的侧身面积较大处理起来费时费力非常不便,现有中虽然出现对压力容器进行除锈的装置,但是其需要对压力容器的整个侧面进行驱动旋转,现有的压力容器的侧面往往会设置有开口以及相关的固定承托结构,因此对侧面的进行驱动旋转存在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对压力容器进行除锈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对压力容器提供支撑使压力容器整体沿竖直方向驱动旋转的压力除锈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力容器除锈装置,其中,包括:
除锈室,所述除锈室的顶部设置有一使压力容器进入的开口;
旋转台,设置于所述除锈室内且位于所述除锈室的底部,用以承载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且使所述压力容器随着所述旋转台旋转;
可升降的承托结构,用以从所述旋转台的中部伸出,使所述承托结构的顶部与所述进入口齐平,在所述承托结构的顶部承托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后,所述承托结构收缩下降使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处于所述旋转台上;
抛丸机的喷口,设置于所述除锈室的内侧壁上,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旋转台的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旋转台包括:
旋转的台体,所述台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中空区;
第一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所述台体的旋转;
所述承托结构包括:
第二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除锈室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台体的下部;
承托盘,用以承载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
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另一端不固定的与所述承托盘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随着所述压力容器旋转而一同旋转。
优选的,所述承托盘包括:
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正面的竖直方向环设有一突出部;
套筒,设置于所述托盘本体的背面中部位置,所述套筒与所述伸缩的一端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台体的周围设置有一圈包围结构,所述托盘本体的底部面积大于所述中空区的面积。
优选的,在所述承托盘位于所述台体上时,所述套筒从所述中空区向下伸出,所述伸缩杆从所述套筒中分离脱出。
优选的,所述开口与所述台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压力容器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压力容器进入除锈室时承托压力容器稳定进入除锈室内并使压力容器稳定置于台体上,台体旋转时带动压力容器整体旋转,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压力容器的侧面进行驱动旋转存在的不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0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抛丸装置
- 下一篇:零件板抛丸吊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