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1150.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7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佩将;范炳辉;龚子龙;方佳;孙光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广东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点 矩形面板 回弹 圆孔 预留 布点装置 回弹法 本实用新型 锥形尖端 下底面 测试区域 工作效率 间距布置 均匀排列 外侧延伸 均匀性 刻度线 四列 标注 行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包括矩形面板,所述矩形面板上设有十六个预留回弹测点圆孔,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按照四行四列均匀排列;每一行列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之间均标注有刻度线;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的底部向所述矩形面板的下底面外侧延伸以形成锥形尖端,所述锥形尖端的最低点突出于所述矩形面板的下底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其可方便、准确地按照规范间距布置测试区域的测点,有效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及公路等混凝土建筑结构件的安全检测中,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行业内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检测通常采用的是回弹法,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测试。而利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试在规范中有所要求,对于检测区域的面积及测点件的距离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检测区域的划定一般都由人工来完成,由于检测时只需要检测区域和检测点满足规范要求即可,因此,不同的检测人员对于待检测区域中的检测点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检测面积和不同的检测间距的随意性也较大,因而在一个部位检测得出的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除此之外,检测区域的确定也是由人工完成,其工作效率偏低,操作不够便捷高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其可方便、准确地按照规范间距布置测试区域的测点,有效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包括矩形面板,所述矩形面板上设有十六个预留回弹测点圆孔,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按照四行四列均匀排列;每一行列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之间均标注有刻度线;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的底部向所述矩形面板的下底面外侧延伸以形成锥形尖端,所述锥形尖端的最低点突出于所述矩形面板的下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为最小单位为1厘米或2厘米的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的直径为11mm,相邻预留回弹测点圆孔的孔距为67mm,所述锥形尖端的最低点距所述矩形面板的下底面为7mm。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面板的长宽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面板的长宽均为22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通过在所述矩形面板上设有十六个预留回弹测点圆孔,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按照四行四列均匀排列;每一行列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之间均标注有刻度线;所述预留回弹测点圆孔的底部向所述矩形面板的下底面外侧延伸以形成锥形尖端,所述锥形尖端的最低点突出于所述矩形面板的下底面;从而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进行测区布点工作时,工作人员仅需通过将所述矩形面板具有所述锥形尖端的一面朝下放置,再按压所述矩形面板即可在所在测区准确标记测点位置,从而可方便、准确地按照规范间距布置测试区域的测点,而不需工人进行手动测量,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区域尺寸不标准等问题,同时,还省去了固定所述矩形面板的工作,省时省力,进而有效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数据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弹法测区快速布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矩形面板,11、下底面,2、预留回弹测点圆孔,3、锥形尖端,4、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广东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广东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1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