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景观工程铺设的多孔轻质透水路面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3680.9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2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晓东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砖表层 吸水棉层 矩形状 透水砖 本实用新型 底端面 同一水平面 透水路面砖 基层结构 结构顶端 景观工程 渗透系数 吸水棉 尼龙 轻质 吸附 圆块 铺设 顶端面中心 一体式结构 分层结构 扩散渗透 内螺纹孔 分层 内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景观工程铺设的多孔轻质透水路面砖结构,包括:透水砖表层结构和内螺纹孔结构;所述第一尼龙圆块结构顶端面与所述透水砖表层结构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尼龙圆块结构底端面与所述透水砖表层结构底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本实用新型透水砖基层结构顶端面中心部位内嵌有一层矩形状吸水棉层结构,且矩形状吸水棉层结构底端面设置有两处与其为一体式结构的所述吸水棉分层结,利于在使用时,通过矩形状吸水棉层快速吸附渗透入透水砖表层结构内的水,加快水的渗透系数,且矩形状吸水棉层所吸附的水沿两处吸水棉分层结构快速渗透分布,从而可使水迅速扩散渗透在透水砖基层结构内,加快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渗透系数,从而增强透水砖蓄洪调节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水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景观工程铺设的多孔轻质透水路面砖结构。
背景技术
透水砖是为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隆重诞生的世纪环保建材新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使马路上不积水。
例如申请号:CN201620806308.X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透水砖,包括透水基层(40)和覆盖在该透水基层(40)上的透水表层(20),透水表层(20)为多孔且孔隙小的透水混凝土,透水基层(40)为少孔且孔隙大的透水混凝土,透水表层(20)的厚度小于所述透水基层(40)的厚度,透水表层(20)通过螺栓(50)连接于所述透水基层(40)。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砖具有上下可分的两层,其中,透水表层作为路面的表面,起着透水和过滤杂质的作用;透水基层作为透水砖的主体,用于将从透水表层渗下的水继续渗透入地。由于透水表层起着过滤杂质的作用,使得透水基层只要能透水即可,降低了对透水基层材料的要求,极大地缩减了透水砖的制造成本。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存在以下问题:该专利提供一种分体式透水砖,包括透水基层40和覆盖在该透水基层40上的透水表层20,透水表层20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21,如附图5透水基层40上设置有41(应该是内螺纹孔),透水表层20与透水基层40之间通过螺栓50穿过第一螺栓孔21固定相连接,但是透水基层40其自身材质的特性,其根本无法开设与螺栓50相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根本无法实现透水表层20与透水基层40之间通过螺栓50穿过第一螺栓孔21固定相连接的安装操作,即便开设略小于螺栓50螺柱端的圆孔,在螺栓50螺旋安装时,圆孔处的透水基层40材质必定会大范围掉落,根本无法固定住,即便临时固定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定会出现松动,导致透水表层20与透水基层40分离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发明人发现,雨天条件下,透水砖在最开始接触到雨水时,大量的雨水很难快速的渗透入透水砖,因为干燥的透水砖导致渗透系数低,当透水砖内部被雨水全部浸透后才达到最佳的渗透系数,蓄洪调节能力不佳;透水砖本身材质的特性导致其所能存储的雨水量较少,不能有效的缓解城市地下水排水系统的压力;透水砖使用一段时间后,透水砖顶端面中的透水缝隙被颗粒较小的泥水、油脂等堵塞时,现工作人员在进行清洁时,通过清洗工具对透水砖表面进行清洁时,很容易将本来堵塞在顶端面透水缝隙内的颗粒喷射冲到更深处,影响透水系数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晓东,未经曹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3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