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抗变形铜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6956.9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洲;秦玉怀;魏巍;许登祥;解洪忠;张岩;崔伯锋;侯景龙;陈喜爱;贾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F27D3/1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溜槽本体 冷却管 抗变形 溜槽 本实用新型 水循环管路 冷却设备 配合连接 加强筋 外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抗变形铜溜槽,包括铜溜槽本体、冷却管,所述铜溜槽本体内设置若干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个端口外露于所述铜溜槽本体两侧边沿,所述冷却管的两个端口与冷却设备的水循环管路配合连接,所述铜溜槽本体截面为U形,所述铜溜槽本体底部设置加强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合成炉冰铜导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抗变形铜溜槽。
背景技术
铜合成炉冰铜导流转包,其溜槽容易被冰铜冲刷腐蚀、变形、使用寿命周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抗变形铜溜槽,解决溜槽容易被冰铜冲刷腐蚀、变形、使用寿命周期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抗变形铜溜槽,包括铜溜槽本体、冷却管,所述铜溜槽本体内设置若干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个端口外露于所述铜溜槽本体两侧边沿,所述冷却管的两个端口与冷却设备的水循环管路配合连接。
所述铜溜槽本体截面为U形。
所述铜溜槽本体底部设置加强筋。
所述铜溜槽本体两端设置连接法兰,用于将相邻的铜溜槽本体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溜槽本体内设置冷却管,利用冷却循环设备,使铜溜槽本体温度在转包时不会无序升高,导致铜溜槽本体变形,为了进一步提高铜溜槽本体的强度,在铜溜槽本体底部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地提高了铜溜槽本体的抗变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加强筋与铜溜槽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 铜溜槽本体,2. 冷却管,3.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抗变形铜溜槽,包括铜溜槽本体1、冷却管2,铜溜槽本体1为长800mm,外截面Φ480mm,内截面Φ160mm的U形槽,铜溜槽本体1内从前往后横向设置四个冷却管2,冷却管2的形状与铜溜槽本体1横向截面中心线的轮廓相一致,冷却管2内径Φ25mm,冷却管2弯曲半径为125mm,冷却管2的两个端口外露于铜溜槽本体1两侧边沿,冷却管2露出长度为50mm,冷却管2的两个端口与冷却设备的水循环管路配合连接,铜溜槽本体1底部设置加强筋3,加强筋3的厚度为40mm,铜溜槽本体1两端设置连接法兰,用于将相邻的铜溜槽本体1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法兰将若干个铜溜槽本体1首尾相接,并安装在铜合炉冰铜出口线上,开启冷却设备,冷却管2内循环水开始循环,高温液从铜溜槽本体1的U形槽流过,进入下一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6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平台脱锂脱硼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回转式精炼炉内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