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探伤车的驱动装置、轨道探伤车车架和轨道探伤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7094.1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3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章罕;聂晓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罕;聂晓琼 |
主分类号: | B61D15/12 | 分类号: | B61D15/12;B61C9/46;B61K9/08;H02K7/102;H02K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伤车 轨道 车架 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连接支撑架 操控平台 车架本体 后排座椅 前排座椅 水轮支架 后车架 前车架 主动轮 钢轨探伤 快速拆解 轮毂电机 组成部件 组装连接 拆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探伤车的驱动装置、轨道探伤车车架和轨道探伤车,涉及钢轨探伤领域,驱动装置包括一对分别安装在探伤车车架两侧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为轮毂电机;轨道探伤车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连接支撑架,后车架和前车架通过连接支撑架固定连接到一起;探伤车包括车架本体、操控平台组件、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和水轮支架部件,操控平台组件、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和水轮支架部件可分别与车架本体实现拆解安装,本实用新型轨道探伤车的驱动装置可以大大降低轨道探伤车的重量,轨道探伤车车架在需要工作时通过组成部件的相互组装连接实现快速拆解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探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探伤车的驱动装置、轨道探伤车车架和轨道探伤车。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列车行驶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从传统列车行驶的50km/h,到快速列车的100km/h,从动车组列车的250km/h,到和谐号的350km/h。列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升,列车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会对钢轨产生巨大的作用力;高速行驶的列车在通过钢轨接缝、弯道、道岔时,将会对钢轨有极大的冲击力,巨大的冲击力,会使得钢轨内部由于受到不断的冲击和疲劳作用。
随着高铁的普及,列车的单列运载能力较传统低俗列车有所下降,但是列车的发车频率在急速提高,以京沪为例,平均发车间隔为5分钟,列车这么快速高频的运行,对钢轨产生的冲击力极大。钢轨在高频大冲击力的不断作用下,将会极容易产生疲劳受损的情况。
为了保证铁线路的运行安全,铁路维护检查人员需要分时分段对辖区内铁路进行探伤检测,以便可以及时发现运行线路中的铁轨出现损伤类型和程度,传统的对铁路检测为小型手推式检查车,小型手推式检查车在工作中需要人力推动检查车在钢轨上前进,整个操作过程速度缓慢,探伤检查速度通常只能达到2km/h左右,且维护检查人员工作强度极大,同时还要在推动小车的过程中注意探伤仪数值的变化,探伤效率极度底下,在我国大力建设高速铁路的现代,已经不能够满足铁路维护部门对铁路维护的需要。
现行虽然有可采用的探伤小车,能够实现相对快速的探伤检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U105818823A)和中国专利公开号(CU 106476823A)都采用传统列车改装式结构进行检测,使得整个检测车体相对来说太过于沉重,不能够实现快速的转移,在时间性要求很紧的现在,不利于操作人员对维护段检测车辆的搬运和及时转移,对使用场所条件较为苛刻,不利于普遍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的探伤车车体过于沉重,不能够实现快速的转移,在时间性要求很紧的现在,不利于操作人员对维护段检测车辆的搬运和及时转移,对使用场所条件较为苛刻,不利于普遍推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轨道探伤车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主动轮分别安装在探伤车车架的两侧,所述主动轮为轮毂电机。
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内安装支撑架、电机转子、磁环定子、和外安装支撑架;
所述电机转子的两端分别与内安装支撑架和外安装支撑架固定,内安装支撑架和外安装支撑架均可拆卸固定在探伤车车架两侧,所述磁环定子设置在电机转子外部,与电机转子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磁环定子外部还包裹有PU轮面,PU轮面的内部中空,内表面与磁环定子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电机还包括,电机后盖、一对轴承和前盖;
电机转子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安装支撑架和外安装支撑架上,电机后盖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到电机转子的后端,前盖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到电机转子的前端,电机后盖和前盖相对电机转子转动连接,电机后盖、前盖的外部分别固定在磁环定子的后端和前端,电机转子固定,电机通电后磁环定子发生转动,带动电机后盖和前盖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罕;聂晓琼,未经章罕;聂晓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施工用设备支撑车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厢用燕尾型波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