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菜联合收割机专用组合脱粒滚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7687.8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0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征明;唐波;曹合荣;黄榕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F12/20 | 分类号: | A01F12/20;A01F12/18;A01F12/4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滚 油菜联合收割机 脱粒 本实用新型 油菜 专用组合 收割机 分离能力 排草叶片 油菜秸秆 草籽 杆齿 排出 上壳 纹杆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菜联合收割机专用组合脱粒滚,包括一级脱粒滚和二级脱粒滚,所述二级脱粒滚设置在一级脱粒滚后方,所述一级脱粒滚和二级脱粒滚均安装在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上壳体内,所述一级脱粒滚包括一级脱粒滚轴、一级脱粒滚毂和纹杆,所述二级脱粒滚包括二级脱粒滚轴、二级脱粒滚毂、脱粒滚杆、杆齿和排草叶片。本实用新型的一级脱粒滚对油菜进行初步的脱粒,二级脱粒滚进一步对油菜进行脱粒,与此同时对油菜秸秆进行粉碎,并快速排出收割机外,两脱粒滚对油菜草籽进行了充分的分离,从而提高了整个收割机的脱粒和分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粒滚,尤其涉及一种油菜联合收割机专用组合脱粒滚,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油菜生产国,其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的1/4以上,可我国食用植物油扔需大量从国外进口,近年来油菜种植面积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落后,油菜生产基本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在机械化收割油菜脱粒时,除了对油菜进行草籽分离,还需要切碎分离后的长秸秆并将其排出。目前,我国中小型油菜联合收割机主要以传统的全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改型机为主,这些机型基本以杆齿式脱粒滚为主,但杆齿式脱粒辊对油菜适应性较差;另外,由于油菜秸秆和籽夹水分含量高,使用这些机型往往存在较多问题,如秸秆不容易排出、脱粒效果差、总损失率高,不受农名欢迎,得不到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菜联合收割机专用组合脱粒滚,该组合脱粒滚能有效提高油菜脱粒效果,且易于将秸秆切碎并排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菜联合收割机专用组合脱粒滚,包括一级脱粒滚和二级脱粒滚,所述二级脱粒滚设置在一级脱粒滚后方,所述一级脱粒滚和二级脱粒滚均安装在油菜联合收割机的上壳体内,一级脱粒滚和二级脱粒滚均用于油菜的草籽分离,二级脱粒滚还有切碎长秸秆并排出的作用。
所述一级脱粒滚包括一级脱粒滚轴、一级脱粒滚毂和纹杆,所述一级脱粒滚轴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一级脱粒滚毂,两一级脱粒滚毂间沿一级脱粒滚毂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纹杆,用于油菜的脱粒;上端的一级脱粒滚毂上安装有导向叶片,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物料可按预定方向进入二级脱粒滚筒,即物料按照预定方向靠近二级脱粒滚筒入口处,增加油菜秸秆和草籽在二级脱粒滚的行程和脱粒时间,进一步加强脱粒效果。
所述二级脱粒滚包括二级脱粒滚轴、二级脱粒滚毂、脱粒滚杆、杆齿和排草叶片,所述二级脱粒滚轴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二级脱粒滚毂,两二级脱粒滚毂间沿二级脱粒滚毂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脱粒滚杆,所述脱粒滚杆上设置有多个杆齿,上端的脱粒滚杆上安装有排草叶片,排草叶片下侧的上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杆齿配合的碎杆定刀。
进一步的是,所述一级脱粒滚轴上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纹杆内侧,对纹杆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纹杆为螺旋结构,一方面使油菜菜籽分离,另一方面起输送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脱粒滚杆外侧设有中间环,对脱粒滚杆起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草叶片焊接在脱粒滚杆上,排草叶片与脱粒滚杆间设有加强筋,使切碎后的秸秆快速从排草叶片端排出。
进一步的是,所述碎杆定刀为“U”型结构,所述碎杆定刀设有多个,便于对油菜秸秆进行切碎。
进一步的是,所述一级脱粒滚和二级脱粒滚通过螺栓和带座轴承安装在油菜联合收割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级脱粒滚采用纹杆式结构,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齿杆结构,大大增加了脱粒强度,提高了脱粒效果,同时纹杆对油菜秸秆的打击较小,可降低秸秆的粉碎度,减轻后级筛分清选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