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改善井周下沉的井盖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7851.5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4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武;陈晓贺;王宁阳;谢恩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接 环状本体 环状凸缘 井圈 本实用新型 承接装置 减振弹簧 一体成形 环形井 井盖圈 下沉 拆卸方便 道路安全 多次重复 防撞装置 竖直排列 轴向两端 主体内壁 组合式 垫板 匹配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改善井周下沉的井盖圈,包括刚性井圈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刚性井圈主体内壁上的环形井盖承接装置;所述刚性井圈主体沿包括一体成形的环状本体和两个环状凸缘;所述两个环状凸缘分别位于所述环状本体的轴向两端的周向上;所述环状本体具有第一外径;所述两个环状凸缘均具有第二外径;所述环形井盖承接装置包括一体成形的环状承接本体、设置在环状承接本体承接面上且竖直排列的多个减振弹簧和位于所述多个减振弹簧的顶部并与所述环状承接本体相匹配的环形承接垫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道路安全防撞装置,具有装配简单,拆卸方便,能够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改善井周下沉的井盖圈。
背景技术
现阶段车行道范围内检查井经过一段时间后,井周都会出现沉降,影响道路外观质量和车行效果。
造成原因主要如下:
1、缝与缝之间为砂浆砌成,车碾压,该缝易下沉。
2、整体的结构下沉。
3、井圈与路面的固定:现在一般用水泥砂浆且均为倾斜的(30°或45°角),使井圈周围的水泥砂浆层较薄,易发生变形而造成下沉。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井周下沉的井盖圈,具有改善井周沉降,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能够改善井周下沉的井盖圈,包括刚性井圈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刚性井圈主体内壁上的环形井盖承接装置;
所述刚性井圈主体包括一体成形的环状本体和两个环状凸缘;
所述两个环状凸缘分别位于所述环状本体的轴向两端的周向上;
所述环状本体具有第一外径;
所述两个环状凸缘均具有第二外径;
所述环形井盖承接装置包括一体成形的环状承接本体、设置在环状承接本体承接面上且竖直排列的多个减振弹簧和位于所述多个减振弹簧的顶部并与所述环状承接本体相匹配的环形承接垫板;
所述多个竖直排列的减振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状承接本体承接面和环形承接垫板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井盖承接装置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环状本体的内壁上,且所述环形井盖承接装置的环形外壁与所述环状本体的内壁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环状承接本体上一段的横截面呈Z形,且所述Z形的折角均为直角;
所述环状承接本体上一段的横截面包括第一折段、第二折段和第三折段;
所述第二折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折段和第三折段一体成形;
所述第一折段、所述第二折段和环状本体的内壁构成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由于限位所述多个减振弹簧、所述环形承接垫板和环形井盖。
优选地,所述环形井盖承接装置上一段的横切面呈L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径与所述第一外径的比值为1.2-2倍。
优选地,所述刚性井圈主体和所述环形井盖承接装置的表面均涂有防腐材料。
优选地,所述环形承接垫板由柔性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两个环状凸缘在周向上呈锯齿形。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场用的窨井盖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承压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