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肺功能检查用的细菌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7958.X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6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尔生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91 | 分类号: | A61B5/091 |
代理公司: | 42242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网 上壳体 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内螺纹部 外螺纹部 出气管 吹气嘴 进气管 除湿 进气口 过滤器 肺功能检查 细菌过滤器 细菌过滤 仪器检测 开口处 唾液 螺纹 风速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功能检查用的细菌过滤器,包括吹气嘴、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吹气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上壳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部,所述下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外螺纹部相匹配的内螺纹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除湿网,所述除湿网位于内螺纹部的下方,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过滤器可以简单有效的提高细菌过滤效果,避免唾液进入仪器,提高仪器检测的准确性,避免风速过快使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菌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肺功能检查用的细菌过滤器。
背景技术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必要检查,对病人病情分析、确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肺功能检测仪是肺功能检查最常使用的一种仪器,病人在做检测时,通过吹嘴对着肺功能检测仪呼气,通过仪器采集相关参数,分析病人呼吸系统状况。
但是目前医院在清洁消毒方面存在隐患,由于吹气嘴一般都比较短小,而病人吹气的风量较高,很容易将唾液等吹进,吹破过滤网,丧失过滤作用。而进入肺功能检测仪的唾液细菌不易清洗,产生残留,会造成其他病人检测时交差感染。并且现有的过滤器检测时呼出的气体易泄漏,导致肺功能检查时结果会有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功能检查用的细菌过滤器,通过该过滤器可以简单有效的提高细菌过滤效果,避免唾液进入仪器,提高仪器检测的准确性,避免风速过快使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损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肺功能检查用的细菌过滤器,包括吹气嘴、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吹气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上壳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部,所述下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外螺纹部相匹配的内螺纹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除湿网,所述除湿网位于内螺纹部的下方,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处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台,所述梯形台位于第一过滤网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部安装有环形收集槽,所述环形收集槽位于除湿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且所述环形收集槽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不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吹气嘴呈弧形,且所述吹气嘴的开口呈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部的内壁处安装有引流槽。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部上套接有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进气管和出气管错开,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一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并且可以避免唾液直接进入出气管,流入检测仪中,再通过吹气嘴弧形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吹进气体的风速,避免风速过快使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损坏;
2、通过梯形台可以使唾液和经过液化的水气经过梯形台的斜面进入引流槽排出上壳体,在经过除湿网的吸附和引导,部分唾液进入环形收集槽,可以避免唾液进入仪器内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尔生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尔生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压力采集装置的足压采集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