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8348.1 | 申请日: | 2018-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荣;胡喜梅;谢君;谢剑宇;付奔腾;谢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露达汽车隔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1/08 | 分类号: | B32B21/08;B32B27/40;B32B21/04;B32B5/18;B32B27/12;B32B3/08;B32B33/00;B60R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板 吸音泡沫 吸音板 木质 网状加强筋 外表面层 内表面层 聚氨酯 绒布层 中间层 车用 本实用新型 网状凹槽 板固定 复合板 匹配 复合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复合板,包括外表面层、中间层和内表面层,所述外表面层包括第一聚氨酯板,所述第一聚氨酯板一侧设有网状加强筋,所述第一聚氨酯板上设有与网状加强筋匹配的网状凹槽,所述网状加强筋与第一聚氨酯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包括木质吸音板,所述木质吸音板与第一聚氨酯板固定连接,所述木质吸音板远离外表面层的一侧设有吸音泡沫板,所述吸音泡沫板与木质吸音板固定连接,所述内表面层包括第二聚氨酯板,所述第二聚氨酯板与吸音泡沫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氨酯板远离吸音泡沫板的一侧设有绒布层,所述绒布层与第二聚氨酯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吸收声音,质量较轻,强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复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内部使用的材料也在不断变化,本世纪五十年代广泛使用了乙烯基(pvc)聚合物作为车辆内部材料,其性能、舒适性及外观都难以跟上潮流和需求,随着复合板的不断研究和改进,车辆上的车门内层、仪表板等部分均采用了复合材料制成的板。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
现有的车用复合板常采用多层制成,不同的层之间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因为材料的原因导致整体的强度较低,同时无法满足现有汽车需要的隔音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复合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复合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复合板,包括外表面层、中间层和内表面层,所述外表面层包括第一聚氨酯板,所述第一聚氨酯板一侧设有网状加强筋,所述第一聚氨酯板上设有与网状加强筋匹配的网状凹槽,所述网状加强筋与第一聚氨酯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层包括木质吸音板,所述木质吸音板与第一聚氨酯板固定连接,所述木质吸音板远离外表面层的一侧设有吸音泡沫板,所述吸音泡沫板与木质吸音板固定连接,所述内表面层包括第二聚氨酯板,所述第二聚氨酯板与吸音泡沫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氨酯板远离吸音泡沫板的一侧设有绒布层,所述绒布层与第二聚氨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氨酯板和第二聚氨酯板内部均设有第一空腔。
优选地,所述吸音泡沫板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均布有多个吸音泡沫圆锥体,所述吸音泡沫圆锥体与吸音泡沫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表面层、中间层和内表面层之间均涂有抗菌防霉涂料。
优选地,所述绒布层上涂有高分子涂料。
优选地,所述绒布层上印有花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聚氨酯板和第二聚氨酯板作为主体,因为聚氨酯的优异性能,使得复合板整体具有较高的性能,同时第一聚氨酯板上设有网状凹槽,网状凹槽内设有网状加强筋,整体复合板的强度得到了提高,抵抗冲撞等。
2、通过设置中间层,中间层包括木质隔音板,从而可以对声音进行吸收,同时设置了吸音泡沫板,进一步吸收声音,使得复合板整体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符合现有的车用需求。
3、通过设置绒布层,绒布层作为内表面层,使得复合板的触摸体验增加,提升用户体验,而且可以通过添加花纹和涂料来增加美观性,使得复合板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具有广阔的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露达汽车隔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露达汽车隔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8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