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测试台架自动报警消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8628.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孟令庆;刁秀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沿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A62C37/00;A62C37/40;G0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管道 灭火喷嘴 电磁阀 发动机测试台架 一氧化碳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 蜂鸣报警器 灭火剂储罐 温度传感器 烟雾探测器 电性连接 消防装置 自动报警 发动机 末端开口 消防设施 中部管体 出料口 罐口 皮管 始端 灭火 开口 火灾 室内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测试台架自动报警消防装置,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灭火剂储罐、蜂鸣报警器和PLC控制器,位于发动机实验室内的消防管道、灭火喷嘴、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和一氧化碳探测器,所述灭火剂储罐的罐口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消防管道的始端开口通过皮管与电磁阀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消防管道的末端开口上安装有灭火喷嘴,所述消防管道的中部管体上也安装有灭火喷嘴,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一氧化碳探测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蜂鸣报警器也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预知预防发动机实验室内火灾情况,并能及时启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测试台架自动报警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测试过程中,发动机试验室内的排烟风机堵塞、环境空调不循环,均会导致室内温度的急剧增高,烟雾弥漫有害气体的堆积,发动机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等,室内温度急剧增高后会对压缩空气管、油路、线束融化甚至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程度还会有爆炸的风险。
现有的发动机试验室内灭火装置只能针对已发生的火灾进行处理,无法预知预防灾情的发生,不能及时启动消防设施,所以现有的灭火装置已经满足不了发动机试验室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测试台架自动报警消防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灭火装置无法预知预防发动机实验室内火灾情况,不能及时启动消防设施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测试台架自动报警消防装置,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灭火剂储罐、蜂鸣报警器和PLC控制器,位于发动机实验室内的消防管道、若干个灭火喷嘴、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和一氧化碳探测器,所述灭火剂储罐的罐口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消防管道是由相互贯通的多根中空圆管焊接而成的,所述消防管道的始端开口通过皮管与电磁阀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消防管道的末端开口上安装有灭火喷嘴,所述消防管道的中部管体上也安装有灭火喷嘴,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一氧化碳探测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蜂鸣报警器也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烟雾探测器、一氧化碳探测器分别固定安装在发动机实验室的顶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消防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消防管道通过支架固定在发动机实验室的墙壁上,并且安装在消防管道上的灭火喷嘴位于发动机测试台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灭火喷嘴包括可弯曲调向螺纹管和连接在可弯曲调向螺纹管管口的喇叭状喷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实验室内还安装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电性连接到与位于控制室内监控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一氧化碳探测器实时采集发动机实验室内的温度、烟雾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信息并将相应信息传送至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电磁阀开闭,当电磁阀开启时,灭火剂储罐内的灭火剂能够流入消防管道内,并通过连接在消防管道上的灭火喷嘴喷射而出,从而能实现预知预防发动机实验室内火灾情况,并能及时启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测试台架自动报警消防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灭火剂储罐,2、消防管道,21、中空圆管主管,22、中空圆管分管,3、灭火喷嘴,31、螺纹管,32、喷口,4、温度传感器,5、烟雾探测器,6、一氧化碳探测器,7、电磁阀,8、皮管,9、发动机测试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沿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沿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8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带
- 下一篇:一种大型油罐灭火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