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电设备和用于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9145.4 | 申请日: | 2018-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金;王颂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州安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电设备 智能密钥 终端 二维码 本实用新型 安全装置 智能控制 终端电器 读取 报警单元 非法入侵 模拟信号 扫描单元 扫描模块 输入单元 数传模块 依次连接 用户信息 远程控制 智能芯片 适配 扫描 变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电设备和用于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安全装置,包括终端和个人端,所述个人端连接有扫描模块,所述终端通过模拟信号依次连接有智能芯片和二维码模块,所述终端和个人端之间连接设有数传模块,所述个人端包括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终端包括智能密钥和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扫描单元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读取用户信息后与终端内的信息进行适配,然后收取智能密钥后通过智能密钥进入系统内部从而对控制单元进行启动,对终端电器进行控制,采用不断变更的二维码与智能密钥对终端电器进行启动与关闭的控制,从而提高远程控制的安全性,降低被非法入侵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电设备和用于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电设备不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家电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例如Wi-Fi(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的技术)、Bluetooth(蓝牙,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又称紫蜂协议,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等与互联网进行通信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直接登录家中的家电设备,向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或读取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同时,家电设备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云服务器进行通讯,将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用户的活动规律等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云存。
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技术的普及虽然可以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但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例如非法用户登录家电设备,并通过非法手段控制设备,使合法用户无法操控家电设备,可能致使家电设备满负荷运行,造成能源浪费,甚至造成的火灾等。并且,通过智能家电采集到的用户相关信息也可能会被非法用户窃取,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因此,发明一种家电设备和用于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安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电设备和用于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安全装置,通过利用扫描单元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读取用户信息后与终端内的信息进行适配,然后收取智能密钥后通过智能密钥进入系统内部从而对控制单元进行启动,对终端电器进行控制,采用不断变更的二维码与智能密钥对终端电器进行启动与关闭的控制,从而提高远程控制的安全性,降低被非法入侵的风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电设备和用于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安全装置,包括终端和个人端,所述个人端连接有扫描模块,所述终端通过模拟信号依次连接有智能芯片和二维码模块,所述终端和个人端之间连接设有数传模块,所述个人端包括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终端包括智能密钥和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终端具体为家电设备中的一种,所述终端上还设有显示屏,所述数传模块具体为无线数传模块。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模块还与显示屏连接,所述扫描模块设置于个人端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继电器,所述智能密钥与智能芯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个人端可为手机、平板或者电脑中的一种,所述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报警单元设置于个人端内。
优选的,所述智能芯片设置为51型单片机,所述智能芯片集成设置于终端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利用扫描单元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读取用户信息后与终端内的信息进行适配,然后收取智能密钥后通过智能密钥进入系统内部从而对控制单元进行启动,对终端电器进行控制,采用不断变更的二维码与智能密钥对终端电器进行启动与关闭的控制,从而提高远程控制的安全性,降低被非法入侵的风险;
2、采用数传模块接收终端与个人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与装置内二维码和智能密钥传输的信息流进行区分,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州安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州安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9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