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减少电解液蒸发的摩托车用蓄电池槽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9906.6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白强;朱兴强;黄定伟;郭定祥;屈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裕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腔 冷凝腔 挡酸板 电解液 蒸发 蓄电池槽盖 摩托车用 排气通道 竖向隔板 回液孔 酸气体 注液孔 槽盖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间隔设置 流通路径 左右侧壁 冷凝 供气体 内压力 消耗量 侧壁 底面 减小 排出 缺槽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布的一种可减少电解液蒸发的摩托车用蓄电池槽盖,包括槽盖本体,在槽盖本体上侧设置有安装腔,该安装腔的底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在安装腔内左右间隔设置有五块竖向隔板,将安装腔分成六个冷凝腔,在每块竖向隔板上均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缺槽,在安装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相邻的冷凝腔连通,在每个冷凝腔底面的后端设置有一个注液孔,前端开设有一个回液孔,在每个冷凝腔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挡酸板,挡酸板与相对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挡酸板位于注液孔和回液孔之间。结构简单,带酸气体能够及时排出,防止蓄电池内压力过大,并且大大延长了带酸气体的流通路径,增加了冷凝时间,减小了电解液的蒸发消耗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用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少电解液蒸发的摩托车用蓄电池槽盖。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摩托车用蓄电池所用的电解液通常由蒸馏水和硫酸配制而成,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加酸后会产生带酸气体,若不及时排出会造成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引起蓄电池爆炸。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用蓄电池中带酸气体在蓄电池内流动路径较短,不易冷却,电解液由于蒸发消耗量较大,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排出带酸气体的可减少电解液蒸发的摩托车用蓄电池槽盖。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槽盖本体,在所述槽盖本体上侧设置有安装腔,该安装腔的底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在所述安装腔内左右间隔设置有五块竖向隔板,将安装腔分成六个冷凝腔,在每块竖向隔板上均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缺槽,在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相邻的冷凝腔连通,在每个所述冷凝腔底面的后端设置有一个向上延伸的柱状孔作为注液孔,前端开设有一个回液孔,在每个所述冷凝腔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挡酸板,所述挡酸板与相对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冷凝回流通道,所述挡酸板位于注液孔和回液孔之间。
作为优选,在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滤气片。采用以上结构,滤气片对带酸气体进行过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优选,在所述槽盖本体下侧与排气通道相邻的回液孔处设置有挡酸柱,该挡酸柱的顶部与回液孔连通,侧面设置有气道口。采用以上结构,可减少酸液直接溅入回液孔,进入冷凝回流通道,进而腐蚀滤气片。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腔腔体的上表面、注液孔的上表面和挡酸板的上表面齐平。采用以上结构,在盖上与槽盖相匹配的盖片后,可以防止注液时酸液从注液孔溢出,并确保从回液孔溢出的带酸气体流经“S”形的冷凝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挡酸板在冷凝腔的侧壁上左右交错设置,形成“S”形的冷凝回流通道,所述挡酸板的端头相对于根部朝远离对应的注液孔的方向倾斜。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延长带酸气体在冷凝腔内的流通路径,延长冷凝时间,使酸析出液化并回流,减少了电解液由于蒸发产生的消耗量,且酸液回流时不会出现死角。
作为优选,在所述冷凝腔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端头朝向回液孔的辅助挡酸板,最靠近回液孔的挡酸板的端头朝向对应的回液孔弯折,在该挡酸板上靠近弯折处设置有朝向回液孔的挡酸支板,所述辅助挡酸板与挡酸板的弯折处、挡酸支板相对设置,且辅助挡酸板与挡酸板的弯折处形成导流入口,导流入口的宽度小于回液孔的直径。采用以上结构,对冷凝析出的酸液导向,限制酸液回流至回液孔的流通路径,使酸液全部流入回液孔,防止酸液流入死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加酸后产生的带酸气体能够及时排出,防止蓄电池内压力过大,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大大延长了带酸气体的流通路径,增加了冷凝时间,酸液回流也更为顺畅,减小了电解液的蒸发消耗量,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裕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裕祥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9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圆柱电芯外壳的开槽点胶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耐振动锂电池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