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机光源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9940.3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光;姚毅;王瑞亭;陆豪亮;张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56 | 分类号: | F21V29/56;G03B17/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隔板部件 扰流器 上板 下板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水冷散热系统 进口和出口 水冷散热器 内部设置 相机光源 相抵 涡流 出水接头 对流换热 进水接头 散热效率 水冷循环 流道 申请 流通 | ||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相机光源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系统,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板、散热器下板、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散热器上板和散热器下板连接;散热器上板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散热器上板上;第一流道内设置有第一扰流器和第一隔板部件;散热器下板内部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散热器下板上;第二流道内设置有第二扰流器和第二隔板部件;第一扰流器与第二扰流器相抵,第一隔板部件和第二隔板部件相抵。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扰流器、第一隔板部件、第二扰流器和第二隔板部件,使水冷循环液在流道中流通时,形成涡流,增强对流换热,增大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机光源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AOI(英文全称:Automatic Optic Inspection,中文:自动光学检测)手机屏幕检测行业,随着手机屏幕分辨率的提高,单个像素尺寸越来越小,线阵相机单位时间内扫描行数和扫描像素数就越来越多,因此对线阵相机振动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线阵相机线阵扫描拍照时需要使用高亮度光源,通过高亮度光源发出的高强度光照射到屏幕上,显现出手机屏幕缺陷,线阵相机的拍照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检测成功率。因此,相机拍照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足够高。
在Cell点灯检测设备中,相机光源性能的稳定性是影响线阵相机拍照成功的关键。现阶段Cell点灯检测设备上使用的相机光源采用风扇风冷散热,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1、风扇运转振动大,噪音大。现有的线阵光源,在其顶部安装有两排共15个小风扇,当相机光源工作时,由风扇运转产生抖动和噪音导致的相机光源抖动会影响光源打光效果,且此高频振动也就将传递给相机,造成被检测物成像模糊,影响检测成功率。2、存在安全隐患。Cell点灯检测设备在使用寿命内连续工作,相机光源顶部的风扇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会有少量风扇停转的现象,使得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去,更者长时间的运转造成风扇燃烧的后果,严重危及机台的安全性能。3、散热布局不良。Cell点灯检测设备顶部安装有向下吹风的FFU(英文全称为:Fan Filter Unit,风机过滤机组),而相机光源顶部风扇吹风的方向是向上,且Cell点灯检测设备的出风口在机箱底部,所以风扇向上吹出的风与FFU向下吹出的风相交叉,在机台内部产生涡流,影响机台内部的除尘和降温效果,影响机台的热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机光源水冷散热器及水冷散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相机光源采用风扇风冷散热造成的高频振动传递给相机,造成检测物成像模糊,风扇风冷散热的安全性能低,以及,风扇风冷散热时散热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机光源水冷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板、散热器下板、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散热器上板和所述散热器下板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板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板上;
所述第一流道内设置有第一扰流器和第一隔板部件;
所述散热器下板内部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下板上;
所述第二流道内设置有第二扰流器和第二隔板部件;
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和第二流道的进口设置有进水接头,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和第二流道的出口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第一扰流器与所述第二扰流器相抵,所述第一隔板部件和所述第二隔板部件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扰流器和第二扰流器的数量为若干,所述第一扰流器和第二扰流器的形状均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隔板,隔板的设置方向与散热器中液体的流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9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植物生长灯
- 下一篇:照明灯具控制系统